這幾天,懷柔區河防口村黨支部書記李小春一直在琢磨怎樣把養老驛站辦得更好。村兩委班子例會上,村里決定同合作方商談延長驛站服務時間,希望能提供晚餐和周末服務,真正實現全天候服務。
河防口村常住人口1670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329人,75歲以上的就有86人,老人的子女大都在城里上班,平常無暇照顧老人,最基本的做飯、安全都成了大問題。村兩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經多方努力,2017年建起了北京市首家農村養老驛站。
幸福養老驛站分上下兩層,由原村委會改造而成,占地500平方米,內設食堂、棋牌室、圖書室和住房。老人們在這里不僅解決了每天的早餐和中餐,還能看看書、做做操、聊聊天,填補兒女不在身旁的空虛。養老驛站還聘請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護工們幫老人進行康復、運動、心理疏導等活動。每天村里的老人相約來到這里,吃喝不愁,生活無憂。驛站還與老人每天保持聯系,確保隨時掌握老人動態?,F在每天來驛站的老人已有90多人,他們在這里享受著村里無償提供的服務。“我今年75歲了,獨身一人生活,要是自己做飯害怕磕著碰著,擔心火忘了關。這個驛站真好,有飯吃,有伴兒說話,黨的政策真是好。”村民鄒老太指著電視里播放的兩會新聞樂呵呵地說。
農村老齡化是一個嚴重的現實問題,困惑著大多數村莊。河防口村從解決老人最急迫的吃飯問題入手,將過去的村委會辦公樓改造成養老驛站,每年安排6萬元補助資金與有資質的養老機構合作,達到了老人滿意、兒女安心、集體放心、企業收益、社會和諧的良好社會效果。村里每年還給老人發放100~400元不等的補貼,建設公益設施解決老人住和行問題,通過集體的力量,看似困難的農村養老問題迎刃而解,鄉村治理也找到了一個有力的抓手。“村民心情舒暢了,村里的各項事業也就好辦了。”這是李小春書記發展鄉村經濟的一點心得。
據了解,懷柔區將在河防口村總結經驗,由點及面,帶動周邊村子的養老驛站建設,使這一養老模式覆蓋范圍更廣,讓更多的老年人能得到日常照料,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讓每一位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
(百鄉萬戶北京調研組)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