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模仿,每個地方的特點不同,需要在發展中充分吸收地方知識。一些地區片面相信所謂現代知識,對于來自農村和農民的地方知識重視不夠,結果出現了發展的“水土不服”,遭到挫折。比如種植業或養殖業引入一些高產品種,不適合本地區的生產條件,結果遭到失敗。現在農村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通過選擇更加適合的發展途徑來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在這里,要特別注意避免兩種極端的傾向,一種是美化過去,用傳統來否認發展,把鄉村的發展說得一無是處。作為一種對田園生活的向往,這種美化情結一般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要把這種情結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就會帶來很大問題。另一種需要避免的傾向,是把經濟發展看得高于一切。比如片面強調城市化、規模經營和產業化,只強調了生產功能而忽視了鄉村的生活功能。鄉村首先是人們生活的場所,鄉村發展的目標是使鄉村與城市一樣充滿魅力,成為吸引人、涵養人的地方。(來源:《北京青年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