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幫到點,扶到根”打好產業扶貧攻堅戰——農業農村部2017年扶貧開發及援疆援藏工作綜述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蔣釗 字號:【

  多措并舉全面推進

  農業農村部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產業扶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范例總結、現場觀摩、任務落實、宣傳推介、督促調度等方面,扎實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工作。

  總結優秀范例。在總結洛川蘋果、贛南臍橙、定西馬鈴薯3個優秀范例的基礎上,又遴選了百色芒果、黔西南薏仁、平泉食用菌等10個產業扶貧范例,同時指導22個扶貧任務重的省份總結了200多個范例,樹立了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典型樣板。開展農業信息服務產業扶貧優秀典型遴選,形成108個“互聯網+”特色產業扶貧典型案例,在首屆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上公開發布。深入總結了一批農業企業扶貧、農業科技扶貧的優秀范例在全國推廣。

  組織現場觀摩。會同國務院扶貧辦舉辦12期產業扶貧現場觀摩,全國758個貧困縣、22個扶貧任務重的省份農業和扶貧部門負責同志1500多人參加培訓。全面總結農業農村部產業扶貧范例遴選推廣、現場觀摩等情況。

  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在貧困地區大力推進農民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培育,發揮對貧困人口的組織和帶動作用。發揮農業部門技術人才優勢,加大科技服務和人才培養力度,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加工業和休閑農業發展,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貧困戶更多分享農業增值收益。

  組織農交會扶貧展。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期間,組織產業扶貧專題展,共有23個縣、34家企業、1家合作社、35個品牌農產品參展,扶貧展區獲設計金獎和最佳組織獎,3個品牌獲參展農產品金獎。

  舉辦產業扶貧論壇。在扶貧日期間舉辦農業產業扶貧論壇,研討產業扶貧思路、重點和政策措施,交流各地產業扶貧好經驗、好做法、好模式。

  出臺專項政策。印發《深入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的意見》,加快培育能帶動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的特色主導產業。印發《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農業產業扶貧的通知》,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產業扶貧。制定《貫徹落實〈關于加大邊民支持力度促進守邊固邊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支持邊境地區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出臺《2017年漁業扶貧及援疆援藏行動方案》,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漁業發展。

  制定專項治理方案。按照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一部署,研究制定《農業扶貧領域作風專項治理方案》。計劃用一年左右時間,通過加強學習培訓、加強掛職幫扶等措施,著力解決農業扶貧領域存在問題。

  開展數據調度。利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統計局等方面數據,開展產業扶貧進展調度分析,評估各地產業扶貧工作成效。選擇環京津貧困縣、定點扶貧縣等100個貧困縣,作為產業扶貧成效分析樣本縣,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加強輿論宣傳。在中央主要媒體和地方媒體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集中推出產業扶貧范例系列報道,對產業扶貧現場觀摩活動進行專題報道,提升農業農村部農業產業扶貧影響力。在農民日報、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業信息網開設專欄,開通全國農業產業扶貧微信公眾號,宣傳各地產業扶貧典型,發揮樹榜樣、受啟發、找差距、增信心的作用。

  定點扶貧抓細抓實

  2017年,中央專門出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文件,對定點扶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強化組織領導、調研指導、干部選派、督促檢查、行業幫扶和機制創新,加大定點扶貧工作力度。

  深入定點扶貧縣調研。赴定點扶貧4縣調研檢查脫貧攻堅進展,實地檢查農業農村部幫扶工作情況,分析困難和問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安排。全年累計300多人次到定點扶貧4縣考察對接,落實支持措施。

  召開工作匯報落實會。兩次召開定點扶貧工作匯報落實會,定點扶貧州縣負責同志、掛職干部、地方農業部門負責同志介紹脫貧攻堅情況,幫助當地理清產業扶貧、精準脫貧的思路和重點,研究部署工作任務。

  制定幫扶責任方案。制定《農業部落實定點扶貧縣幫扶責任工作方案》,明確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特色產業發展指導、強化科技與人才支撐、強化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強化市場營銷與信息服務、強化宣傳引導和績效考核等六個方面20條具體幫扶措施,并深入定點扶貧4縣逐條對接落實。

  舉辦定點扶貧成就展。按照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統一安排,積極參加定點扶貧工作成果展,集中展示農業農村部30多年定點扶貧工作成效,中央國家機關工委主要領導同志專門視察農業農村部展區。

  推進結對幫扶。組織與定點扶貧縣16個貧困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努力推進定點扶貧工作與黨建工作相結合。機關司局黨組織按照支部結對子、黨員強聯系、為村辦實事的思路,圍繞脫貧目標,以規劃為引領,以產業為重點,以黨建為保障,加快推進幫扶村脫貧致富。

  落實督促檢查責任。印發《農業部落實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督促檢查責任方案》,建立部領導調研督查、聯絡組日常督查、扶貧辦專題督查、工作進展定期調度、重大事項隨時報告等“五位一體”相結合的規范化、常態化督促檢查機制,為中央單位開展定點扶貧督促檢查工作提供了依據。

  強化科技人才支撐。組織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專家10余次共200余人次深入定點扶貧4縣,開展科技助力產業扶貧行動,為每個縣每個主導產業選派不少于3人的專家組,分縣組建13個產業扶貧專家組,共計45位專家,初步建立起長效科技服務對接機制。支持定點扶貧縣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636人,重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骨干農民。舉辦定點扶貧地區農村實用人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訓班。組織定點扶貧縣掛職干部、項目管理人員等赴貴州施秉縣考察學習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

  環京津農業扶貧開局良好

  農業農村部會同京津冀三省市啟動實施《環京津貧困地區發展特色農業扶貧共同行動》,助力環京津28個貧困縣農業扶貧和脫貧攻堅。

  加大傾斜支持。與河北省農業廳安排28個貧困縣各類農業資金29.6億元。大力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畜牧業提質增效、加工業提檔升級、流通體系加快建設、休閑農業健康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等“六大任務”工作落實。啟動實施千村“一村一品”推進、草牧業增收脫貧、萬名農技人員“進山上壩”、萬名脫貧帶頭人培育、萬名農民加工增值收益分享、千家“農家樂”升級、萬家農戶與經銷商產銷信息服務、京津對口幫扶等“八大行動”,為環京津地區脫貧攻堅提供重要支撐。

  強化科技人才支撐。協助28個貧困縣組建馬鈴薯、中藥材、食用菌、肉牛、肉羊、漁業等96個特色產業專家組,共589名專家。推動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與貧困縣簽訂技術服務協議120個,開展各類技術培訓3.3萬人次,開展技術指導847場次,服務當地農民合作社844次,服務農業企業243次。

  開展營銷幫扶。積極推動經銷商、批發市場、農業企業等銷售主體與28個貧困縣深度對接,讓更多優質綠色農產品進入京津市場、走向全國。通過媒體平臺、電商平臺、農交會、農業企業等渠道,幫助貧困縣拓展銷售渠道。全年組織開展營銷活動108次,本地參加企業213個、農民合作社180個,聯系營銷幫扶主體172個;推廣農產品品牌220個,媒體宣傳特色農產品163次。

  引進企業合作。積極牽線搭橋,幫助當地引進農業企業,引導企業為貧困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保障貧困群眾從產業發展中獲得持續穩定收益。目前,共牽線引進縣外企業63家,完成投資23.2億元,帶動貧困戶13500戶。幫助培育本地農業企業139家,完成投資5.3億元,帶動貧困戶21700戶。

  打造“百村示范”。各對口幫扶單位積極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在環京津貧困地區開展“百村示范”扶貧行動,加大項目支持、技術指導、人員培訓、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幫扶力度,努力打造環京津農業扶貧示范樣板。28名掛職干部在126個重點幫扶村累計工作天數1500多天,累計走訪貧困戶6702戶,協助打造特色產業118個。

  開展聯學共建。28個對口幫扶單位把貧困縣作為加強黨性教育的重要陣地,通過抓黨建促扶貧,強化了黨員干部服務脫貧攻堅的責任擔當,增進了黨員干部與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提高了貧困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增強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全年28個單位共組織開展聯學共建活動73次,為貧困戶捐款捐物1290多萬元。

  深度貧困地區農業扶貧扎實推進

  農業農村部統籌各類措施傾斜支持特色農業發展,讓深度貧困縣“吃小灶”。

  印發實施方案。印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農業產業扶貧精準脫貧實施方案》,明確新增農業產業扶貧資金主要用于深度貧困地區,新增農業產業扶貧項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貧困地區,新增農業產業扶貧重大舉措主要用于深度貧困地區。

  制定示范行動方案。印發《“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特色農業扶貧行動工作方案》,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選擇19個貧困縣,每個縣選擇3個左右聯系村、選擇1~2個聯系產業,整合資源集中支持,打造產業扶貧典型樣板,示范帶動其他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方案涉及7個省區,每個省區由部內1~2個單位牽頭聯系、若干業務司局組成的綜合組全鏈條幫扶。

  開展南疆專題調研。開展南疆農業結構調整、小麥種植、節水農業、設施農業、飼草業發展、農產品加工、農業產業化經營等7個專題研究,形成調研報告。

  舉辦現場觀摩。召開產業扶貧現場觀摩暨農業援青、援疆工作座談會,學習產業扶貧范例,交流農業援疆援青經驗,現場觀摩青海高原生態畜牧業、南疆特色林果業等產業帶動脫貧范例,總結當地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和農業援疆典型范例,加快提升當地產業扶貧工作水平。

  培育帶貧龍頭。堅持把培育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作為推進新疆、西藏等深度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措施,同時幫助引進適合當地實際的企業,帶動貧困群眾實現就業增收、參與市場競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完善產業帶貧機制,讓產業發展的成效精準惠及貧困群眾。

  強化智力支持。新選派第九批援疆干部13人,第17批博士服務團4人到新疆自治區及兵團鍛煉。依托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范培訓項目,為新疆累計培訓1200人。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啟動實施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計劃,支持新疆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5萬人。根據新疆實際情況,舉辦各類培訓班,對新疆新型經營主體進行培訓。

  片區扶貧加快推進

  農業農村部積極發揮大興安嶺南麓片區牽頭聯系單位作用,立足片區實際,凝聚各方力量,扎實推進片區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

  召開部際聯席會議。在吉林鎮賚縣召開第四次大興安嶺南麓片區脫貧攻堅部際聯席會議,交流大興安嶺南麓片區脫貧攻堅經驗做法,部署下一步工作,推進片區加快區域發展與脫貧攻堅步伐。

  培育主導產業。圍繞大興安嶺南麓片區現代農業發展,對符合國家投資方向、具備支持條件的項目優先安排,指導做好項目前期工作。2017年,累計安排大興安嶺南麓片區農業基本建設和財政專項資金12.9億元。

  舉辦專題培訓。為大興安嶺南麓片區縣(市、旗)農牧業干部,舉辦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訓班。安排中央財政資金909.4萬元,支持大興安嶺南麓片區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組織舉辦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培訓班等,培訓片區農牧業人員近190人。

  推動產銷對接。邀請大興安嶺南麓片區5家企業近40個特色農產品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扶貧展區參展,宣傳當地產業扶貧工作成就,促進片區農產品營銷。減免大興安嶺南麓片區企業申報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費用,支持片區71家企業申報了350個無公害農產品。

  農業農村部緊緊圍繞中央脫貧攻堅及援疆援藏決策部署,立足發展實際,采取超常措施,舉全力促進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經過上下共同努力,農業扶貧開發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各地扶貧產業基地加快建設,帶動“龍頭”加快培育,扶貧模式和利益機制加快建立,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通過產業發展實現脫貧增收。2017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9.1%,高出全國農村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