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小崗村似乎有些不同的聲音。大體是這樣的意思:當年的大包干,分田單干,只是適合當時的情況;現在,要搞現代農業,小崗村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我認為,小崗村“分田單干”包含的本質意義非常重要。這是一個“金蛋”,時移年變,價值不減。小崗村的“大包干”直接解決了利益機制問題,把土地分給了每一個農戶,讓你自己去種、去管理、去收獲。這樣的利益機制,實際上,就是權責利的高度結合。農民有了生產決策經營管理的權利,也有了承擔相應后果的責任。小崗村經驗成為金蛋,本質意義就是順應農業生產經營規律,解決了利益機制問題。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為了克服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出現了一些新型的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從表面看,好像是又“合”了,是對小崗村“分”的否定。其實,并非如此。本質上,其中的利益機制,農民的權責利關系,并沒有根本改變。加入合作社,還是不加入;土地自己種,還是租出去,或者入股,農民都有充分的自主權利,都是以收益最大化為標準。
(來源:《農民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