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種桃“賣花”治水中堡溪村吃上“生態飯”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許雪亞 字號:【

  在浙江寧海東部的山區,沿著公路徑直而上,放眼望去,整個山坡全是層層疊疊的盛開的桃花,漫山遍野、爭奇斗艷,場面十分壯觀。這里就是位于寧海胡陳鄉的中堡溪村。

  村黨支部書記胡敏照在桃花節這幾天忙得不亦樂乎,“今天生意怎么樣?”見到趕著桃花節期間來擺攤兒的張大姐,胡書記詢問起來。

  從最早的賣“桃”,到現在的賣“花”,再到賣“生態”,中堡溪村民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譜寫了一個又一個致富故事,實現了集體奔小康。短短幾年,這個偏居寧海東部的山村聲名鵲起,旅游產業蒸蒸日上,“美麗經濟”綻放出奪目光彩。

  從2000棵到3000畝,蜜桃經濟風生水起

  在中堡溪村,有句順口溜這樣形容水蜜桃的變化:“十年前,拉到縣城沒人要;現在,放在家門口客戶搶著要。”說起這個轉變,不得不提的是東山村(中堡溪自然村之一)的老書記“水蜜桃書記”葉菜亦。

  東山村以前并不產桃,而是以種水稻為主。中堡溪沒有治理前,這一帶地勢低洼,經常遭受洪澇。在這樣的溪坑邊種稻麥,年年不是被洪水沖毀,就是被毒日曬死,農民辛苦一場沒有收成,都拄著鋤柄搖頭嘆息:種飽了,種飽了啊!后來訛為“中堡”。正因此,好多村民只好選擇外出打工,尋求出路。東山村一度變成了一個空心村。

  窮則思變。臨近的奉化水蜜桃種植風生水起。“他們能種,我們為什么不能種?”一番考量后,葉菜亦把目光瞄準了水蜜桃。他帶領幾位村干部率先引進2000株桃苗開始試種。三年后水蜜桃收果,賣到了四五塊一斤,比水稻收入高2~3倍,中堡溪村淘到了第一桶金。隨著水蜜桃在市場上的走俏,村民嘗到甜頭,便在山上田里都種起了桃樹。

  水蜜桃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銷路卻成了難題。和其他地方的水蜜桃相比,沒有名氣的胡陳水蜜桃價格一直上不去,效益并沒有當時預想的那么高。這愁壞了老書記葉菜亦。“當時我們在全縣貼廣告宣傳水蜜桃,但成效并不明顯。要發展就必須打造自己的水蜜桃品牌。”葉菜亦在市場調研后,摸索到了發展思路。

  2007年,為了提高胡陳水蜜桃知名度,打開銷路,葉菜亦召開了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建設東山桃園旅游景區,打造水蜜桃節、賽桃會。當時,村里沒有資金可投入,村干部每人投資2萬元以上湊齊經費。經過全村齊心協力,當年便基本建成東山桃園旅游景區。

  可誰也不會想到,這迫不得已的一招,竟邁出了胡陳旅游產業發展的第一步。2008年,中堡溪村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這漫山遍野迎春綻放的桃花上,首屆桃花節應運而生。隨著東山桃花節的舉辦,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東山水蜜桃也逐漸打出了自己的牌子,價格漲到7~8元一斤。他們想不到的是,桃花竟然給他們帶來了無限商機。

  2007年,葉菜亦、江平等5名黨員自發組建了水果產業協會,帶動全體村民走上致富道路。他們從提高桃子品質入手,加大對新品種引進和新技術研發的投入,先后引進水蜜桃新品種20多個,形成了以紅錦玉露為主,早、中、晚熟不同成熟期相配套的栽培體系,并大力推廣水蜜桃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培育了一批種桃能手,使水蜜桃質量得到了有效保證。

  水蜜桃種植產業不斷做大,村民經濟收入水漲船高。村民單賣水蜜桃一項收入就戶均超過8萬元,東山水蜜桃也獲得“中華名果”的稱號。

  從種下第一棵桃樹至今,中堡溪已發展桃林3000余畝,按畝均收入2萬元計,將為全村帶來6000余萬元的產值。

  從種桃到“賣花”,萬畝桃園成了聚寶盆

  “一到桃花季節,來村里賞花踏春的人特別多,不提前預訂,吃飯都沒位置。”村民葉小亦在胡陳東山桃園出口處開起農家樂,桃花節開幕當天,一大早客人還沒來,他就和家人忙得團團轉。3月27日這天,一到中午吃飯時間,屋里屋外30余張桌子早已被游客坐得滿滿當當,吃完一桌換下一桌。火爆的生意,讓葉小亦一家收入頗豐。“光今天中午一頓飯,這一天的毛收入就可以達到15000余元,除去成本,至少也有六七千元的收入!”葉小亦樂滋滋地說。

  隨著胡陳桃花節的聲名鵲起,中堡溪村民的致富大門又打開了一扇。2008年桃花節的舉辦帶來大量游客,村民陳余分發現商機,“來這玩的游客肚子餓了就得吃飯,玩久了還得有地方住。”陳余分當即投入7萬元,開建了第一家“桃鄉農居”。

  “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桃花節的舉辦,帶動了村里桃產業鏈的快速發展。2009年胡陳鄉里四家旅行社為東山村民提供技術指導,鼓勵民宿發展,桃鄉農居增加到4家,2010年增加至7家,每年通過民宿取得收入約3萬元。同時通過與寧海縣胡陳鄉東山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牽線搭橋,組織寧波、上海等大城市的游客到村里體驗休閑農家生活,經過多年經營知名度逐步擴大。

  “每年桃花節是生意最好的時候,最多一天就能賣出一萬多元。”村民陳海洋原本在外做家具生意,看到家鄉發展越來越好,返鄉做起了“桃生意”。除了種植300畝水蜜桃,他老婆還在桃花節期間擺攤賣特色農產品。

  閃著琥珀色的光,半透明,碰一碰,有彈性,還有點黏糊糊的感覺,如今這個桃樹樹干上冒出的透明的膠狀物質—桃膠,成了村里的寶貝。“桃膠可以清熱、止渴、美容養顏,很受游客青睞。”陳海洋說。

  如今,在他的帶動下,鄉里有十五六戶人家做起了桃膠,節慶期間則有二三十家擺攤一起賣。陳海洋說,“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當地桃膠。”

  生意同樣不錯的還有土豆、麻糍等農副產品。“很多農產品一拿到攤位,早上10點不到就銷售一空了,其中有戶農民一天烤土豆賣了5000多元。”陳海洋說。“傳統農產品能夠成為寵兒,離不開政府搭建的節慶舞臺。”陳海洋說。

  旅游產業蒸蒸日上,“美麗經濟”綻放出奪目光彩,民宿、農家樂生意紅火。近兩年,中堡溪村充分挖掘本地資源,將文化民俗融入桃花節,“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拉長產業鏈,從賣‘桃’到賣‘休閑’,賣‘文化’,2015年村里建起了桃文化廣場,桃文化博物館,還辦起了桃園音樂節,在充分挖掘鄉村休閑資源的基礎上,通過培育精品民宿、打造農業綜合體,以桃為媒的產業鏈逐漸完善,中堡溪村不斷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胡敏照說。

  如今,東山自然村已成為浙江省三星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市級旅游特色村和農家樂示范點,全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直接從事鄉村旅游業。

  從治水到賣生態,鄉村煥發勃勃生機

  走進村里,只見道路整潔,村里人家的圍墻都頗具特色,大部分人家的圍墻是開放式的,庭院里種著花草和蔬菜,有些農戶還搭建了藤條棚架。如今的中堡溪,規劃有致,誰曾想,這里曾經是臟亂的小村莊。

  中堡溪村桃產業的發展之路同時也是村莊環境的治理之路。村子美了,既為農民提供了干凈的居住環境,又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生態。

  流經村子的中堡溪主流長14公里,流域面積78.7平方公里。在胡敏照的記憶中,小時候,中堡溪水質清澈見底,“那時山上流下來的溪水還帶甜味,每次我放牛或者打柴累了,直接舀來喝。”

  “前幾年開始,問題變得嚴重了。河邊垃圾成片,都是村民的生活垃圾和造房子時的建筑垃圾。河水開始發黑發綠,沒人敢下河游泳。”胡敏照說。

  好在,2012年起,中堡溪村盼來了變化——污水處理項目實施了,總投資265萬元。設計日處理量20噸,項目2013年6月通過驗收。

  如今,村民家門前裝上了污水管道,馬路不遠處還有污水終端處理池等設施。每家每戶產生的衛生間污水、廚房間污水和洗滌廢水,都能全面收集。

  村里還建起了衛生保潔隊伍,每個自然村配備一名保潔員,村重要地段都設置了垃圾桶,共30只,建立垃圾堆放點3個,每個自然村一個。

  “你看,現在垃圾沒了,河又變干凈了。治水是件好事,我們老百姓都支持。”站在河邊,胡敏照笑著說。

  改變不僅于此,走在中堡溪,生態旅游公廁成了一道風景線,融入了桃花元素,與東山桃園風景區相呼應。“村里公廁造得比我們的家還好看咧!”村民葉大爺調侃道,但臉上卻是止不住的自豪。

  進行‘廁所革命’后,中堡溪村共清除了村內露天糞缸80余只、簡易廁所35座,新建三格式公共廁所16座。原來臟亂臭的廁所搖身變成了村中的風景點,給村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善。

  前來采風的市民曾先生說,“沒想到這么偏遠的鄉鎮,設施卻如此完善,完全改變了我對農村的印象。”

  從種桃,到賣花,到治水打造生態休閑鄉村,中堡溪村民用智慧趟出了“以農促旅、以旅富民”新路子。水蜜桃不僅讓老百姓增收致富,而且借助當地生態和資源優勢,以桃產業鏈為依托,充分挖掘本地文化風情,實現了美麗宜居,鄉村正散發出濃濃魅力,煥發勃勃生機。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