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做時代風云的記錄者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雷劉功 字號:【

  去年以來,由中央電視臺第7套農業節目拍攝的《扶貧周記》紀錄片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良好反響。特別是近日的節目創作研討會召開后,業界專家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在新媒體上點贊如潮。大家都在感慨,在這樣一個融媒體時代,很難想象:一個女記者、一個90后男攝像師,背著帳篷、扛著40斤設備,先后12次深入廣西田東縣的貧困山區,一年累計行走1300多公里山路,蹲點拍攝87天,用汗水、淚水甚至生命匯聚成撼動人心的16集紀錄片《扶貧周記》。

  節目組的努力不僅獲得了同行們的敬意,贏得了田東縣老百姓的贊譽,也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關注。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要求農業農村部所屬新聞單位的同志及機關干部職工,學習節目組的做法和作風。作為一個農業新聞輿論工作者,我被他們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我在思考,在新時代、新媒體的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農業新聞輿論工作者?在《扶貧周記》的節目中,我們找到了答案。

  《扶貧周記》凸顯了農業媒體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大局的時代特征。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發揮著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重要作用。《扶貧周記》聚焦精準脫貧攻堅戰這樣一個重大主題,將其作為農業新聞輿論工作者的主戰場,既符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戰略重點,又契合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中央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業還是一條“短腿”,在全面小康的建設中,農村還是一塊“短板”。作為農業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把關注點、新聞點、興奮點對準“三農”,聚焦“三農”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田東不摘帽,蹲點不結束!”《扶貧周記》節目組立下的錚錚誓言,體現了農業媒體服務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大局的價值取向和歷史責任。

  《扶貧周記》詮釋了講好中國故事的重大時代課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講好中國故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要求講好鄉村振興中國故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媒體承擔著重大職責。如何講好“三農”故事,農業媒體更是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扶貧周記》突破了常規紀錄片的形式,既不簡單地記錄,也不刻意地拔高,而是用事實說話,用故事闡釋。他們創新話語體系,讓農民說話,說農民的話,和農民說掏心窩子的話。在采訪中將精準脫貧的大主題,轉化為細膩感人的小故事;將國家扶貧的硬政策,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軟話題。他們超越采訪關系,建構了傳媒人和扶貧對象的命運共同體,強化了節目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扶貧周記》告訴我們,農業農村報道的內容從哪里來?心中有農民,腳下出題材。內容不是復制粘貼轉發,而是來自于田間地頭、農家炕頭;來自于大山深處、脫貧一線;來自于與農民的交談間,與百姓的訪談中;來自于記者對農民的真情,對“三農”事業的熱情和激情;來自于與農民群眾的同吃同住同勞動。這些從泥水里、山路上、田地間、高溫下挖掘的內容,帶著泥土的芳香,帶著農民的心聲,帶著農業的希望。這些內容是群眾的創造,是脫貧的喜悅,是時代的呼喚,真正詮釋了什么是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什么是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什么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扶貧周記》告訴我們,農業新聞輿論工作者到哪里去?一段時間以來,傳統媒體消亡的論調甚囂塵上。有些人不免擔心,我們還能堅持多久?我們到底走向哪里?坐在辦公室里滿腦都是問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到處都是答案。《扶貧周記》告訴我們,我們要奔著堅守而去,堅守記者這份神圣的職業,堅守“三農”事業這塊新聞的沃土;我們要奔著創新而去,瞄準媒體融合發展的方向,讓高質量正能量的內容不斷地擴大覆蓋面、增強傳播力;我們要奔著責任而去,作為農業新聞輿論工作者,戰場就在農村一線,就在脫貧攻堅一線,就在鄉村振興一線。離開“三農”我們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的農業新聞輿論工作應當隨著鄉村振興的大戰略而起舞,唱響“三農”主旋律,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撐。

  《扶貧周記》告訴我們,國家需要一支什么樣的農業新聞輿論隊伍。《扶貧周記》的主創人員求真務實、扎根基層、不怕吃苦、甘于奉獻、與農民群眾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風展現了新時代“三農”記者的專業精神和職業操守。農業農村報道離鄉土最近、與農民最親、靠時代最緊。新時代,講好鄉村振興中國故事,我們需要這樣一支堅守“三農”情懷,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新聞輿論隊伍;需要一支業務精準、作風優良的農業新聞輿論隊伍;需要一支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正確的輿論導向、正確的新聞志向、正確的工作取向的農業新聞輿論工作隊伍。

  農業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用我們的鏡頭、筆觸、話筒,傳播黨的“三農”政策、維護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推動農村社會進步,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三農”畫卷,讓我們的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