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年味變淡需文化創新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秦風明 字號:【

  近日筆者下鄉,聽到不少農民反映鄉村文化生活單調枯燥乏味,過年過得沒意思。

  記得20世紀,農村文藝演出活動很火爆,歡快的鼓點、嘹亮的嗩吶、色彩繽紛的秧歌服、桃紅翠綠的秧歌扇、十里八村攆著看的村民……一些自編自演的快板書、數來寶、小演唱、小戲曲等,演的是身邊事,唱的是身邊人,既貼近生活,又貼近群眾;既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又富有地方特色,讓群眾在獲得精神享受的同時,也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然而近年來,一些村里的鼓不響了,鑼不敲了,紅火不鬧了,這種熱鬧的文化現象已經慢慢從農村生活中消失了。傳統文化的缺失,導致年味不像以前那樣有滋有味了。

  在農村,目前多數農民過年的文化生活,要么困守于電視機前,要么借聚堆聊天打發時光,要么以打麻將、酗酒作為過年娛樂項目消磨時光。

  如今,與經濟發展相比,農村文化建設成了發展“短腿”。究其原因,一是文化設施基礎薄弱,文化活動不“接地氣”,往往是“政府當主角,群眾當觀眾”,有的地方建了鄉鎮文化站,卻沒有好的文化產品,建起農家書屋,卻不符合百姓的口味;二是大量青壯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村文化失去了中堅力量和新鮮血液,后繼無人;三是農村集體經濟不強,文化建設動力不足,常常無人過問、無錢辦事。

  筆者以為,繼承創新傳統的年文化,組織倡導更多新的年文化方式,是解決年味變淡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文化部門根據農村目前的實際情況和農民的需要,開展一些有特色的鄉土文化,如恢復傳統的舞獅子、舞龍燈、劃旱船等節目,在農村組織一些文藝骨干編排一些節目巡回演出等等,策劃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有參與性的活動。

  此外,政府部門要變“送文化”為“種文化”,要著力培育鄉土文化人才和文藝骨干,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培訓輔導,提高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的能力。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組織農民參加舞蹈隊、民樂隊、地方戲曲業余劇團。農閑時排練節目,農忙時回家種地,做到農活演出兩不誤。在排演過程中,當地政府應適當給點補助,同時動員單位或個體老板給予贊助。

  (山西省壺關縣)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