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下鄉調研時,一名鄉鎮黨委書記訴苦說,上級為了搞痕跡化管理,每項工作都建立了微信群,要求大家加群,每天在微信群里面簽到應答、上傳工作照等,自己都加了二十多個群,每天都要在微信群里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讓人不勝其煩。
筆者看了一下這些微信群,有扶貧攻堅工作群、黨建工作群、美麗鄉村工作群、改水改廁工作群、作風建設工作群、招商引資工作群、某片區拆遷工作群……這些群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黨委政府工作考核類,主要是上級部門對基層干部每天工作狀態進行考核管理;另一類是單項業務工作群,為了推動某項工作而建立,如拆遷、改水改廁、道路改造升級等,通過建群對工作進行調度、通報、督辦等。政績考核類為長期性工作群,單項工作為短期、臨時性工作群。按說一些單項工作完成后,應該解散工作群,但因為建群的上級部門沒有解散,群里面還有縣委政府或縣直部門主要領導,大家不好意思、也不敢退群,不得不在群里面堅持交流回應。
建微信工作群,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對基層干部工作動態進行管理,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在微信工作群里,上級領導可以下達指令要求,下級可以隨時匯報工作進度、請示問題,并且可以交流經驗、分享信息,既減少了工作層級,又減少了會議,降低了行政成本。但是,凡事都應該有一個度。如果每項工作都建立微信工作群,都要求基層干部加群,就會形成微信工作群遍地開花、各自圈地為戰、過多過濫的現象。一旦基層干部整天在微信上忙碌,就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實際工作,讓建微信群的初衷變了味,走了形。
其實,要解決這種微信工作群過多過濫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由上級黨委政府統一整合各種平臺,建立一個綜合性的工作考核平臺,形成一個平臺管總、多個部門參與、各自考核的辦法,既可以減輕基層干部的“微信負擔”,又能利用這種新興平臺促進基層干部勤奮工作,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業績都是干出來的。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清理一下微信工作群,給基層干部的手機減減負,讓基層干部從網上走出來,多到群眾中走一走,多到田間地頭看一看。 (湖北省襄陽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