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造成農村人才大量流失。我國農業、農村人才的規模、結構、素質等與當前“三農”發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制約了我國“三農”事業的發展。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關鍵舉措,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是對“三農”工作隊伍的要求。只有對農業發展有清楚的認識,才能更好地服務農業;只有對農村充滿情懷,才能更好地扎根農村;只有對農民心存熱愛,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三農”工作隊伍的工作目標就是要實現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三農”工作隊伍實質上是以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目標,掌握現代農業、農村發展理論與技能,熱心農村發展,真情為農民服務,從事與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生活相關的多類型工作群體。
國外打造“三農”工作隊伍的做法
發達國家在發展鄉村的過程中,采取了往鄉村地區派出工作隊和培養鄉土人才的做法,如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日本“造村運動”和韓國“新村運動”。東亞地區有著類似的人多地少的農業環境和相似的文化背景,其具體經驗值得我國學習。總體來說,“造村運動”和“新村運動”關于鄉土工作人才培養的舉措大體類似,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增加農村基礎設施投入,提高人才生活保障,吸引人才留在農村工作生活。二是發揮農業協同組織(簡稱:農協)的作用,由農協組織和培訓農戶進行農業生產、農田建設、農產品加工等經營活動,各地農協針對各地農業經營中的問題制定相應對策,指導農民實施,個別地區農協甚至為農民提供貸款服務。三是完善農民教育體系,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聯合高等院校、社會培訓機構、各級農協等,開設各類培訓班,由政府組織無償開辦各類講座,聘請專家對農民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種植、養殖、生產經營等多領域。
“三農”工作隊伍建設重點
過去數十年來,我國不斷往鄉村下派各種干部與專業人才,譬如駐村第一書記、科技特派員、大學生村官、特崗教師、選調生、“三支一扶”人員等,這些人才為鄉村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新時期,城鄉融合、鄉村建設、農業發展面臨的城鄉二元化體制依舊存在、鄉村發展內生動力不足、農業生產條件依舊受到制約等問題,給“三農”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我國國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精干“三農”工作隊伍,要著重建設好以下四類隊伍:一是“三農”工作干部隊伍;二是“三農”工作科研隊伍;三是新型職業農民;四是農村專業人才。
“三農”干部隊伍是鄉村振興的“領航員”。“三農”干部隊伍是指黨、政等單位從事與“三農”事業相關工作的領導干部。“三農”干部是鄉村振興的根本要素,其不僅制定鄉村發展規劃,還直接負責鄉村治理。沒有一支合格的涉農干部隊伍,“三農”發展的方方面面就會失去方向,鄉村振興就會成為空談。但目前我國“三農”工作干部隊伍還較薄弱,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員不足、視野不寬、年齡老化等問題,打造一支具有全局視野、業務素質過硬的“三農”干部隊伍已是當務之急。
“三農”科研隊伍是鄉村振興的“智囊”。“三農”科研隊伍是指從事“三農”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其為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支持、政策咨詢、技術保障,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但是目前我國的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村發展理論體系建設等方面相對滯后于人們對美麗鄉村的向往,打造一支具有創新精神、熟絡農村發展的“三農”科研隊伍迫在眉睫。
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要力量”。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并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而發展現代農業又是實現產業興旺的重要途徑,產業興旺更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打造一支具備農業發展理念,掌握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的職業農民隊伍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
農村專業人才隊伍是鄉村振興的“活化劑”。農村專業人才是指在鄉村地區工作,但不直接從事農事生產的具有一定技能或財務能力的人員,主要包括種植養殖加工人才、農業企業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經紀人、物流人才、鄉村教師等。農村專業人才依靠技能與資金更好地促進農業生產、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當前我國在農村專業人才建設沒有形成規模,打造一支掌握各項現代生產生活技術技能,服務農業農村的專業人才隊伍,對于實現鄉村振興至關重要。
“三農”工作隊伍建設建議
加大“三農”人才培訓與引進。只有提高“三農”工作隊伍素質,才能真正形成隊伍戰斗力。建議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完善培訓方式,聯合高等院所利用教育培訓資源,舉辦“三農”理論、政策、技術培訓,邀請優秀學者、科研技術人員以及基層一線專家授課,以及加強農村合作社的示范帶頭作用,以農村合作社為載體,完成對農民的技術培訓。二是通過市場機制吸引社會人才參與,完善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等單位涉農崗位競聘機制,增加涉農理論和技能考核。三是完善高等教育涉農人才,提高高等教育中的涉農專業招生比例,擴大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涉農專業招生。
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三農”工作隊伍要長期扎根農村,要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把到農村一線鍛煉作為提拔的重要依據。選拔優秀人才到農村一線去工作,并以此作為提拔的重要依據。二是可根據需要延長基層掛職、大學生村官等短期到農村交流人員的工作周期。對工作確有成效人員,可根據其意愿延長其工作周期,并提高其政治與經濟待遇。三是加大“三農”人才扶持與激勵。對符合條件的“三農”項目提供創業啟動資金;對在“三農”工作上表現突出的人才進行表彰或資金激勵。
提升“三農”工作隊伍生活保障。鄉村工作生活條件明顯差于城市,“三農”工作福利明顯低于其他行業。提升“三農”工作隊伍生活保障質量與水平,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解決“三農”工作隊伍基本工作與生活配套措施,在鄉鎮駐地周邊建造人才公寓等形式保障基本生活;二是增加基層工作補貼,各地政府可拿出一部分“三農”扶持資金,專門用于基層“三農”人才補貼。三是可優先解決“三農”人才落戶、醫保、子女教育等問題,解決其后顧之憂。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