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農藥監管與農業綠色發展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呂運濤 字號:【

  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綠色發展是“產業興旺”的主旋律。大力發展低毒低殘留和生物農藥,是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的源頭保障;著力提高農藥利用率,是促進農業生產節本增效、保護資源的重要手段;大力實施化學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是打贏農業面源污染攻堅戰的有力武器、是農藥綠色發展的有力舉措。

  近年來,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農藥行業正在整體上臺階。2017年6月1日,新《農藥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開始施行。這標志著我國農藥行業發展和農藥管理工作面臨深刻調整,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新《條例》將原來工信、工商、質檢等部門的農藥管理職能統一劃歸農業部門,實現農藥登記、生產、經營和使用全程監管。新《條例》的頒布實施,為破解“多龍治水”困局提供了法律依據。

  農藥產品登記日漸均衡。根據農業部令2017年6號文件,《農藥登記試驗管理辦法》已經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農藥登記試驗管理辦法》適應綠色發展要求,強化安全性評價,明確取消了農藥臨時登記,提高了登記門檻、鼓勵產品創新、減少重復試驗、完善標簽標注。湖南登記有效期內農藥產品總數658個,其中原藥84個,制劑574個,登記有效成分180個。

  農藥生產經營正在走向規范。湖南省農藥檢定所積極履行職責,嚴格落實農藥生產許可制度,同時采取分片包干、分組檢查的形式,對全省14個市州進行農藥安全生產大檢查,切實排查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省農委結合湖南實際,制定了《湖南省農藥經營許可實施細則》,對農藥進銷臺賬、農藥可追溯系統、限制使用農藥管理等進行了嚴格規范,進一步強化了湖南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規范了農藥經營行為。

  農藥監管與綠色發展要求存在差距

  農藥經營不規范。一是經營門店不規范。湖南共有農藥經營單位3萬多家,80%以上為個體經營且分布在鄉、村一級,而鄉村農藥經營門店大多存在店面面積過小、農藥雜亂擺放、餐具在門店隨意擱置、沒有可追溯電子信息碼掃描識別設備和用于記載農藥購進、儲存、銷售電子臺賬的計算機管理系統等問題;二是進銷臺賬不規范。鄉村農藥經營門店并沒有完全落實農藥進銷臺賬制度、實施可溯源管理,部分門店為了應付農藥進銷臺賬制度的檢查,僅在縣農藥監管站發放的臺賬本上稍作記錄;三是高毒農藥經營不規范。部分鄉村存在未實施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制度、未落實購買高毒農藥實名登記制度、未履行高毒農藥專柜銷售制度等情況。

  農藥使用不科學。一是濫用農藥。有些種植戶不按規范打藥,過多過量使用農藥,農藥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有數據表明,我國目前的農藥平均利用率僅為35%,歐美發達國家的這一指標則是50%~60%;二是錯用農藥。有些種植戶不了解病蟲害發生規律,不了解發生病蟲害該用哪種農藥進行防治,盲目使用農藥,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絕產絕收,危及農戶生命安全;三是亂用農藥。有些種植戶忽視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導致農藥殘留超標。尤其是將高毒農藥施用在蔬菜、瓜果、茶葉上面的情況,嚴重影響舌尖上的安全,存在極大安全隱患,有的已構成犯罪。

  監管體系不到位。2010年湖南開始建設農藥監管體系,到目前為止,已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農藥監管體系,但鄉村農藥監管體系甚至縣級農藥監管體系建設仍存在各方面問題。一是人員不到位。鄉村農業執法隊伍普遍存在人員不足、編制不夠等情況;二是執法人員老齡化。由于工資待遇、城市建設“抽水”等問題,執法隊伍老齡化問題日益彰顯;三是體制不明確。鄉村甚至市縣一級農藥監管站通常沒有獨立體制,掛靠在執法隊、植保站等部門,人員不到位、職責不到位。

  如何引導農藥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

  政策導綠。充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綠色集約生產。一是控制農藥生產規模,堅持適度、有序的原則,加快淘汰高污染、高風險的落后產能,遏制農藥企業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優化農藥產業布局,引導農藥企業移入工業園區,實施“三廢”集中處理,降低鄉村環境污染風險;二是研究探索農藥登記分類指導,適時開辟綠色通道,支持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登記、小作物用藥登記、生物農藥登記,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適當簡化登記資料,加快審批進程。限制高毒高風險農藥登記,對安全性存在較大風險或隱患的產品不予登記,對在生產或使用中缺乏有效安全防范和監管措施的產品不予登記;三是在全省規劃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布局,在滿足地方實際需求基礎上,引領農藥產品使用向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轉型,實現“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的協調統一”。

  科技強綠。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鼓勵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推動實現更具價值、更高水平的綠色發展。一是產品創新。據統計,現在我國登記的農藥產品98%以上為同質化產品,就是等待國外產品保護期一過就申報,湖南應大力加快推進農藥創新體制改革、完善,支持研發機構、科研人員等申請新農藥登記,制定細化措施,落實農藥創制者知識產權、商業開發權、登記轉讓權的有效保護,推動農藥創新向綠色化、市場化、產學研一體化方向轉變;二是技術創新。建立健全農藥綠色技術標準體系,開展農藥技術創新政策研究,增強技術創新對農藥行業發展的支撐引領能力。通過農藥協會這個平臺,組織農藥技術創新論壇,交流科技前沿和產業動態。鼓勵企業聯合項目申報、聯合技術攻關,形成創新合力。

  監管興綠。一是健全農藥管理機構,提升各級農藥監管機構的裝備水平和人員素質,構建農藥全過程、全覆蓋的監管體系,堅持人本管理;二是規范農藥市場行為,強化農藥市場監督抽查,對問題農藥產品依法嚴肅查處,確保農藥產品質量,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農民利益;三是定期組織宣傳培訓,通過開展農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科學選藥用藥知識的宣傳培訓,提升農民安全用藥意識、減少農作物藥害和農藥中毒事故的發生,避免鄉村環境污染,同時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藥管理工作隊伍。

  信息助綠。一是運用信息技術助力農藥產業。支持無人機飛防等高效施藥技術的發展,綜合利用器械、技術、服務等手段,推進技藥結合、精準施藥,極大提高農藥利用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升農藥產業水平。例如,現如今高速發展的無人機飛防技術,防效好的同時省藥省水、節省人工,還能有效降低對土壤的污染和農藥殘留。這里有一組數據:目前全國在用的植保無人機數量達到1.4萬架,總作業面積1.09億畝次;通過無人機飛防技術,每畝耕地的藥劑使用量僅為40~50克,是傳統防治技術用藥量的25%~50%;一架無人機,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噴完10畝耕地,比傳統的人工作業效率提高了30倍。二是運用信息技術助力農藥管理。按照標準優先、強化共享、統一規劃、試點先行、協同推進的原則和信息資源共享要求,加快建立覆蓋農藥登記、生產、經營、使用、執法監管及誠信體系建設等數據的農藥監管信息平臺,用數據全面支撐農藥經營許可審查、執法監管、行業監測、公眾查詢、科普宣傳工作,實現監管信息化,做到“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轄區內所有農藥產品100%納入信息平臺管理。

  (作者系湖南省農藥檢定所所長)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