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立足國情農情,既要積極作為,又要防范誤區,有序有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誤區一,忽視農民的主體地位。在鄉村振興實踐中要按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重塑城鄉關系,尊重鄉村,讓廣大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真正主體。誤區二,簡單地用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農業生產具有特殊性,要遵循其自身特殊的生命規律和自然規律。誤區三,照搬城鎮化要求和理念建設鄉村。鄉村建設中要立足鄉村特征,適應當地的環境特點、農業特色和文化特性。誤區四,脫離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要將兩者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誤區五,以個別現象概括鄉村發展全貌。我國幅員遼闊,區域差異較大,不同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應具體區域具體分析。誤區六,單純以土地面積作為評判農業規模經營的標準。隨著科技發展、小型微型農機的出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規模化發展,顛覆了傳統意義上以土地面積評判規模經營的標準,目前農業社會化服務已經成為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的有效途徑。誤區七,對“資本下鄉”顧慮重重。應科學理性看待資本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發揮的作用,要加快清除阻礙城市要素下鄉的各種障礙。(來源:《經濟日報》)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