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荊門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當日,幾張兩名民警露出笑容的照片在荊門當地傳播開來,此事引起爭議。針對“民警在事故現場露出笑容”的情況,荊門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發布情況說明稱,交通事故處理完畢、交通秩序恢復正常。但在組織清理受損護欄期間,兩名現場處置民警不合時宜面露笑容,被網民拍攝上網,傷害了死者家屬和市民網友感情,影響了公安隊伍形象。
俗話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人之面相,會隨情境而變。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每個生命的傷逝都是人類社會群體的共同悲哀和不幸。切膚體感往往會流諸表情,面對他人不幸,尤其是公仆人員,如果面無悲相,反倒面呈微笑,難免讓人感到不適,那種微笑是一種對人民的感情麻木,對工作的責任麻木。
“群眾利益無小事”,小事面前也是官員是不是有愛心和同情心的表現。當年,毛澤東在《人民日報》上讀到報道,得知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送瘟神》。1983年,時任中共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心系群眾,在大街上聽取來訪群眾的意見,和大家一起排隊吃食堂的“大鍋飯”,端著碗與群眾拉家常;騎著自行車到各地了解情況,與群眾打成一片,心中要始終裝著老百姓。只有真正把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視為自己的喜怒哀樂,才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通,休戚與共。
我們公職人員要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要有愛心、同情心,真正做到“以百姓之心為心”,把人民群眾的喜怒哀樂視為自己的喜怒哀樂,才能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特殊場合,公職人員 “一言一行總關情”,公職人員必須保持正常儀態舉止,在嚴肅的場合不能隨便笑,特別是在這樣車禍現場,應當肅穆莊重,以體現對死者的尊重,決不能面帶笑容,這也關乎公職人員形象和公信力。
在這樣一個全媒體時代,任何一個細節上的“不小心”,比如一支煙、一個微笑的表情或者一塊名表都會讓一個官員陷入輿論的焦點關注中。妥當的言行是文明和素質的體現,希望這件事引以為戒。
(湖北荊州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