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推進“五化”建設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顧峰 字號:【

  近年來,湖南省株洲市堅持以“強村富民”為目標導向,采取拓展發展渠道、創新體制機制等綜合措施,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總體呈現出穩定發展態勢。2017年,全市1177個村實現了較好的經營收入,其中10萬元以上的占到90%,消滅了空白村。實踐中,緊扣集體經濟“有錢辦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關鍵環節,推進“五化”建設,力爭全市農村集體經濟走在全省前列。

  以市場化配置為手段,深化產權制度改革

  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推進以股份合作制為重點的“三變”改革。緊緊抓住股份合作制產權制度改革這個“牛鼻子”,推進以清產核資、資產量化、股權設置、科學管理為主要內容的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將村級積累或土地等資源,投資入股農民合作社或工礦企業,建立村級集體、農民按股份或按份占有股份合作制管理模式。通過參股、合資等形式與其他所有制經濟合作,推進集體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股份化。借鑒運用株洲市醴陵珊田村、天元區高塘村先進村發展經驗,通過運用市場化手段與企業對接,成立村集體控股、村民參股的投資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對舊村改造,依法興辦經營服務設施。或以投資聯營等形式,興建農產品加工基地、社會公益服務、旅游休閑等農工商項目,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今年5月,株洲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列入湖南省唯一整市推進的試點市,加快推進全市19個樣板村產權制度改革,確保到2019年實現全域覆蓋,確保取得成效。

  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抓好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應用,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將土地資產變為資本財富。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式創新。全面推進成立村經濟合作社,負責村級集體經濟運行,成為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同時努力把發展土地股份合作、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與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結合起來,實現集體收益。高位推進涉農資金整合,穩步擴大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范圍,促進普惠金融落地。

  以產業化建設為導向,選準發展模式路徑

  樹牢以產業支撐集體經濟發展的理念,以“產業項目建設年”為抓手,走產業化經營發展之路。從產業形態來看,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探索生產服務、電商、旅游、健康、物業等產業與集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新型業態,推進“集體+”經營模式。如對農業資源豐富的村集體以適當方式參與規模經營,或通過“集體+生產服務”模式,大力發展生產服務型經濟;有條件的村搞一些特定的加工業;市區、縣城的城中村、城郊村、園中村,可以參與興辦工業園區招商引資,建設標準廠房、專業市場、倉儲設施等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物業經濟。多數村都有一些可供利用的資源資產,有的尚未開發,有的則利用不充分,處于閑置或半閑置狀態。立足現有資源,對村集體所有的各種資源性資產、經營性資產、公益性資產,最大限度地盤活利用。集體經濟基礎比較好的村,根據發展需要和資金積累,擴大規模,進行技術改造,實行資本運營,實現村級集體經濟保值增值。

  從經營方式來看,可走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并舉之路。對于集體資源和項目,采取承包、租賃、拍賣等多種形式搞活經營。興辦企業的,村集體可以土地、廠房等作價入股,也可用資金參股,增加集體經濟收益。

  從所有制結構來看,靈活選擇國有、集體、混合等多樣化的所有制形式。積極發展農村混合型經濟,引導村集體吸納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投資入股,允許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交叉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共同體。

  以差異化發展為突破,實施分類統籌推進

  按照“因地制宜、培育典型、重點突破、逐步推進”的原則,科學確定層級批次,分類指導,因村施策。對有明顯優勢,有成熟產業,經濟實力較強的村,以打造示范引領為方向,整合資源,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打造一批可復制可帶動的立體式示范典型,發揮示范引導作用。對有一定發展潛力,但發展相對滯后的村,合理引導,挖掘發展潛力,盤活自然、地緣、產業、人脈、行政等資源,加強“領頭雁”的培養,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對無資源、無能力、經濟薄弱的村,實施領導辦點、政策幫扶、項目傾斜、轉移支付、智力支撐,走借力發展之路,逐步由“輸血”向“造血”功能轉變。同時,堅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扶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基層黨建、現代農業等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落實中央省市相關政策。扎實開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競賽活動,從2019年起,全市每年將遴選10個省級村集體經濟發展示范村、10個省級村集體經濟發展進步村、10個市級村集體經濟發展快村,作為財政獎補重點對象,帶動和激發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以組織化示范為引領,培育做強發展主體

  選好配強村級班子,重點抓好村黨組織帶頭人和黨員隊伍建設,加強鄉鎮村經管站隊伍建設,提高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本領。在全市繼續選派一批來自市直機關、中央或省屬企事業單位的優秀領導干部到經濟貧困村、軟弱渙散村、有實際需要的村等擔任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爭創全國全省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縣和試點村,通過試點探索好經驗好模式。計劃設立集體經濟創業基金2000萬元,實施人才回鄉創業工程,培育集體經濟發展的帶動先鋒。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對接湖南省實施“千社”“萬戶”工程,以推進全市農業產業升級“十百千”工程為抓手,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服務經營性公司、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形成以專業合作組織為紐帶,培育相對獨立的集體經濟發展經營主體,積極主動地承擔好、組織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重任。

  培植合作龍頭主體。堅持合作發展理念,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與招商引資和扶貧開發相結合,通過引進新興項目、加工原料和外出購置物業等方式,積極參與市場,搭建發展“龍頭”。同時,積極推進村域聯合,實現相鄰村、強弱村的協作發展,優勢互補,壯大規模,實現生產方式最優化。

  以規范化建設為保障,健全發展體制機制

  建立健全村級集體經濟“三資”清理臺賬和產權明晰的資產管理制度,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經濟“三資”核查、清理、登記,防止集體資產流失,不斷提高村集體資產的利用率;規范收支預決算制度,實行村級財務支出聯審聯簽制度,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強化債務防控,嚴格防范發生新增債務,積極穩妥有效化解村級債務。

  加強組織民主管理。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村級集體經濟民主決策。完善村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認真抓好“四議兩公開”和“定查評”工作法,落實村級財務定期公開、“村財鄉管”等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

  加強督查評估考核。建立完善分析研判機制,全面動態掌握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扎實開展示范村創建活動,引導和帶動經濟薄弱村發展。健全增值考核的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干部主動擔當發展的意識和駕馭發展的能力,助推今年全面實現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株洲農業農村基本現代化新征程。

  (作者系湖南省株州市副市長)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