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省常德市委市政府嚴格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抓,確保了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連續15年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零事故。
抓標準建設
從源頭保障安全
早在2011年,常德與湖南省農業廳就共同推進常德市農業標準化建設簽署合作協議,提出用五年時間把常德打造成全省標準化助推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區、全國農業標準化建設示范區。
完善標準化體系。按照“一個產業、一套標準、一套監督檢測體系、一批實施主體、一批示范園區、一批品牌”的“六個一”的模式和“操作有規程、過程有記錄、產品有標識、市場有監管、質量可追溯”的“四有一可”要求,圍繞各產業、各環節、各領域全覆蓋的目標,以高檔優質中晚稻品種、油菜品種栽培和蔬菜套作、紅茶加工等為重點,2017年新制定市級技術規范30項、省級技術規程2項,累計制修訂農業技術規范603項。
建設標準化基地。2013年以來,市縣兩級財政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帶動社會資金近16億,建設以糧油高產示范片、“三園”(標準果園、菜園、茶園)、特色農業園、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為重點的標準化示范基地308個,核心區面積200多萬畝,每個產業都建成了一批高標準示范基地。
培育標準化主體。鼓勵優勢農產品基地農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引導運轉成熟的專業合作組織開展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認證和品牌創建,開展規模化生產和品牌化經營,實現農業標準化建設從政府推動為主向市場帶動為主的轉變。2017年,全市新增合作社743家、總數達4448家,新增家庭農場1624家、總數達到3668家,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帶動,全市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達147.3萬畝。
抓品牌建設
提升產品品質
以品牌促品質,以品質引領質量安全,2017年新增“三品一標”認證產品224個,“三品一標”累計達到1397個,無公害農產品458個、綠色食品469個、有機農產品312個、地理標志產品8個,中國馳名商標30件、湖南省名牌25件、湖南省著名商標91件,先后獲得國家級和省級金獎80余個。
推介行動“亮”品牌。常德提出農產品要“顏值”更要“氣質”,以品牌創建帶動示范園區、標準化基地建設,引導企業做強品質,做優品牌,以質量提升“育”出品牌。先后多次舉辦品牌農業推介活動,共簽訂購銷合同金額達150億元。通過“走”出去“亮”出來,讓企業看到品牌的價值,用品牌創建倒逼企業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
用心服務“強”品牌。各級農業部門積極做好服務這篇大文章,加強標準體系、技術創新體系、檢驗檢測公共技術服務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品牌融資、品牌人才服務。在服務中強化品牌,在服務中檢驗品質。
抓監管體系建設
預防質量安全問題
常德市建立健全全程監管機制,加快建立完善統一、權威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有效預防質量安全問題的發生。
抓源頭監管。緊盯“田間地頭”,高度重視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土壤重金屬污染、非法添加等問題,守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開展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強化廢舊農膜、秸稈等綜合利用,設立產地環境監控點33個,達不到規定標準的區域退出食用農產品生產。深入推進農藥經營條件審查、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制度,確定限用農藥定點經營單位399家,實行專柜銷售、專賬記載,來源、去向可追溯,并加大巡查力度。
抓產出監管。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對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區域嚴格實施全過程監管,深入排查治理各類風險隱患和“潛規則”問題,確保實現對食品生產過程監管的全覆蓋、無死角。近年來,市縣鄉檢測機構檢測農產品30多萬批次,155家基地在農產品上市前開展自律檢測或委托檢測,實現生產基地全覆蓋。
抓入市監管。聯合食藥監管部門,構建起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及城區大型超市,對農產品進行檢測,合格后才能銷售。通過聘請社會食品安全協管員、信息員,開通電話、網絡、微信等舉報方式,發動群眾共同監督。探索建立公共農產品防偽溯源監管平臺,對農產品生產企業生產全過程跟蹤監督。
抓治理
撐起質量安全“保護傘”
質量安全是生產出來的、監管出來的,更是治理出來的,常德按照人大主導、部門主推、社會主體的總體思路,持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活動,積極構建全社會參與的共治網絡,真正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撐起“保護傘”。
夯實治理基礎。結合鄉村區劃調整,全面推進鄉鎮監管機構、職能職責、設施裝備、制度機制、標識檔案規范化建設。全市129個鄉鎮均成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配備2名以上監管檢測人員,配齊農殘檢測設備;以卸任村干部為主,2184個村全部設置了村監督員、組協管員,市縣鄉村組五級監管網絡進一步健全。
增強檢測能力。進一步健全以市級檢測中心為龍頭、縣級檢測中心為骨干、鄉鎮檢測室為基礎、合作社和基地速測點為補充的農產品質檢體系,市檢測中心檢測參數由38項拓展到64項,全市通過“雙認證”檢測機構已達3家,4家檢測機構參加全省定量檢測能力驗證全部合格。
開展示范創建。通過嚴格把關、積極申報、加強指導,創建省級示范鄉鎮監管站13個、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鄉鎮9個;大力推進鼎城、桃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2017年7月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現場會在鼎城召開。
推動信息公開。探索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公開制度,按時發布行政許可、抽樣檢驗、監管執法、行政處罰等信息,及時將相關信息納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檔案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支持行業協會制訂行規行約、自律規范和職業道德準則,努力做到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
狠抓專項整治。針對重點時段、重點環節,實施檢打聯動,大力開展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清源”行動、禁限用農藥整治專項行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高溫季節百日行動。近年來,檢查生產經營主體6203家次,立案查處138起,有效遏制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發生。
抓宣傳
營造社會關注的氛圍
常德通過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創新宣傳方式,充實宣傳內容,營造農產品質量安全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支持的共治共享格局,“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活動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成為社會的廣泛共識與追求。
抓好主題活動。2013年以來,全市每年舉行“常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活動啟動儀式,大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題日等活動,引導公眾科學認知和健康消費,大力推介先進典型,積極展示監管成效。
開展廣泛宣傳。近年來,市縣兩級廣播、電視、報紙、網站等新聞媒體開辟專題欄目,跟蹤報道“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活動開展情況;組織干部和專家在城區主要街道和農村集貿市場設立咨詢臺,及時受理和反饋群眾咨詢投訴。
組織各類培訓。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放心農資經營、專項整治等內容,市縣兩級每年分別對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等組織開展集中培訓。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農業委員會 湖南省農業委員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