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山東某地調研發現,一群販賣各種劣質品的推銷組織經常到農村開展講座,場面很是熱鬧。參加講座的大多都是留守老人,這批團伙有時一下午就能從老人們手中騙取四五千元。當地公安部門進行過處理,但這批團伙依然很猖獗。筆者從網上查到在河南、山西、湖北等地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這與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平安鄉村”背道而馳,不能任由此事發展下去。
筆者深入了解后,發現這群推銷組織利用各種招數來騙錢。活動前一天會到每家每戶發一張活動通知,告訴大家第二天參加活動可以免費領取獎品。活動的當天,講座發起組織聲稱會贈送老人們小禮品,但是要求老人交10元錢,第二天再退還。大部分老人在禮物的誘惑下都交錢領了禮物。第二天該組織也沒食言,退還了每位老人的錢。就這樣贏得了老人們的信任。當天該組織又向老人推銷價值100元的商品,例如洗衣液、治腳氣套裝。許多老人認為,這交上的100元還會退給他們,爭相購買,有的沒拿錢的老人就向熟識的人借錢。等到家里年輕人下班回來后告知他們受騙了,這才恍然大悟。
此外,筆者還了解到,還有一些組織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卻缺乏保健常識的弱點,向老人推銷凈化器,在宣講過程中通過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來欺騙老百姓,讓老百姓認識到現在喝的水是多么“臟”,并聲稱自己的凈水器功能多么強大,喝了凈水器的水能延年益壽。許多老人就花2000元錢購買了。然而這款品牌凈水器筆者在網上都搜索不到。
筆者問了多位參加講座的老人,他們表示,在家也是很無聊,不如去湊湊熱鬧,還可以領取梳子、牙刷、水果筐等小獎品,不拿錢肯定就不會受騙。也有一些老人后悔地說,都是因為自己缺乏保健知識,才想著去聽一聽。當地的一些年輕人為維持正義,還使用武力驅趕這些組織,但是沒過多長時間又來了,只不過換了一批人,換了一種推銷產品。
筆者認為,這種推銷組織如此猖獗與農村的留守老人精神文化缺失、文化水平較低、相關部門監管不嚴有直接關系。要遏制這種現象,一方面要加大對此類活動的監管力度,產品若被認定涉及假冒偽劣,一定給予嚴厲的處罰,形成足夠的威懾力;另一方面要增加農村等偏遠地區安全防范意識,政府衛生、文化、教育等部門要守土有責。要對群眾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問題及時進行解疑釋惑,增強判斷真偽的能力,達到科學養生的目的,同時多在農村組織一些文娛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