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讀大二的藏族學生白瑪一放寒假就登上了回家鄉西藏林芝的飛機,飛機將在3個小時后落地,父親旺扎早已等候在機場,然后他們要驅車100公里回到位于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深處的家——林芝直白村。進入臘月,拉薩印象旅行社開始出現“用工荒”,一些家在外地的司機師傅陸續返鄉,與之相對的卻是“爆倉”的訂單,老家四川的江師傅考慮再三決定推遲返鄉時間,在春節期間繼續跑“拉薩-林芝3日游”,旅行社也給出了令他滿意的勞務費。在北京工作的張欣向單位請了年假,一家人踏上了進藏的火車,這是她第3次去西藏,今年藏歷新年與春節重合,她想帶著讀小學3年級的女兒去體驗一次不一樣的新年,到林芝一睹南迦巴瓦峰的風采。
南迦巴瓦,在藏語里可以解釋為“直刺藍天的戰矛”“天上掉下來的石頭”“雷電如火燃燒”等等,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橫斷山脈的交會處,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云霧繚繞,要看到山體全貌需要極大的運氣,因此也被人形象地稱為“羞女峰”。春節期間,3個有著不同生活背景的群體在南迦巴瓦峰腳下的直白村相遇。
春節里格外忙碌的旺扎客棧
直白村距離南迦巴瓦峰僅5公里,成為深入雅魯藏布江腹地的游客觀看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點之一。藍色的大路牌上用中文、藏文標識著“直白村”,村口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刻著“南迦巴瓦峰”幾個大字,并有“7782米”字樣,正是主峰的海拔高度。村路變窄盤山而上,乘坐10座以上大中型客車而來的游客只能在這里換乘村里的小型面包車入村游覽。
藏族漢子旺杰開著面包車來與江師傅接駁,他麻利地給大家安排座位、放置行李,特意把張欣和她暈車的女兒安置在副駕駛上。“沿路有5個景點,去程3個觀景臺都可以拍照;在旺扎客棧吃午飯,坐在院子里能邊吃飯邊看南迦巴瓦峰;返程有2個景點,能看到雅魯藏布江的拐彎。”皮膚黝黑的藏族漢子旺杰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向我們一車人介紹沿路行程,我問他這么流利的普通話是怎么學的,他笑著說:“這幾年來村里的游客很多,就是跟你們學的。我家女兒讀三年級了,現在學校里藏語、漢語都學。”
與此同時,白瑪一家人早已在廚房里緊張地忙碌起來,當天的第一波游客即將抵達,兩個女兒白瑪、卓瑪幫忙備菜,媽媽巴娘要用傳統的農家大灶把一道道菜肴盡快烹制出來。像這樣的接待,春節假日期間,每天至少有60人。
去年,旺扎開車送游客時認識了江師傅,他把江師傅邀請到家里做客,“青稞餅、尖椒土豆絲、香芹炒肉、藏香豬肉片炒西葫蘆、酥油茶,現在還記得那幾道家常菜,當時就覺得特別好吃。”就這樣,江師傅決定和旺扎客棧合作,并且陸續介紹了其他的大巴司機帶團過來,旺扎客棧接待的團隊也越來越多。
盡管是在冬天,旺扎客棧的廚房里仍然能尋到各種豐富食材:大小白菜、芹菜、土豆、蘿卜、萵筍、西紅柿以及其他綠葉菜。如果是從直白村開車出去采買往返也要100多公里,食材從何而來?蹲在地上忙著洗碗的白瑪抬起頭來指著院前的菜地對我說:“院子前面有一個300多米長的大棚看到了嗎?那是我家的蔬菜大棚,這里用到的絕大多數菜都是我們自己種的。”
旺杰的車很快開到了客棧,游客們一下車便被白瑪家的藏式小院吸引了,房檐、窗戶都描繪了顏色豐富、圖案精美的藏式花紋,院里的桃樹已經在寒意未盡的正月里迫不及待地開花了,粉色的花瓣映襯在雪山、藍天下顯得格外美好。安靜的小院一下子熱鬧起來。
與藏香豬仔合影,穿著羊皮襖、藏袍拍照,品嘗酥油茶和糌粑,參觀富有藏族特色的民宿,請教藏式手串的品類,這里的一切都能帶給人們新奇的體驗。
藏家樂給鄉村帶來新的希望
“給大家品嘗我們的山核桃,覺得好吃可以多吃點。”白瑪給大家端上了已經夾開口的山核桃,核桃個頭不大味道不錯,像這種“山貨”在農家樂里都成了搶手貨,城市來的游客走時都愿意多帶幾斤,甚至有的人還詢問以后能否通過網上購買。
每次有內地游客來,旺扎都喜歡切幾片生牦牛肉、撒上辣子給大家品嘗,盡管這種獨特的吃法令大多數游客望而卻步,卻是旺扎表達歡迎、熱情好客的方式。
事實上,旺扎客棧的這座藏式農家小院,讓進藏游客與藏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媽媽巴娘是傳統的藏族家庭婦女,不會講漢語悶頭打理家務,聽不懂我的問題時總是報以歉意的微笑。爸爸旺扎以前務農,2008年開始慢慢做起了藏家樂,后來還當選了村委會主任。兩個人靠著努力把“南迦巴瓦爸媽旺扎客棧”的口碑一點點樹立起來,還帶動了全村其他6家民宿的發展。2010年米林縣政府給這里頒發了“黨員示范攤位”的榮譽標牌,成為旺扎客棧分外亮眼的一塊招牌。
“以前我們家真的特別窮,過年都成問題。”回憶起過去,白瑪對家里的變化感觸特別大,那時姐弟妹3人的學雜費常常要靠借錢來維持,現在每到寒暑假,姐弟妹3人要齊上陣才能幫著爸媽應付每天滿負荷的游客接待工作。
如今有10間客房規模的“旺扎客棧”,讓人全然想象不到最初這里只是幾個簡易帳篷。“在農村金融服務的幫助下貸款修建起了第一層房屋,之后通過經營,游客多了,慢慢積累,才又擴建了二樓。”旺扎話語不多,總在招呼客人多品嘗一些這里的特色,希望來的人都能有一份美好的回憶。
旺扎客棧的小院里仍然保留了帳篷,那是提供給攝影愛好者深夜里拍攝星辰和南迦巴瓦峰的場所,處處體現著旺扎客棧的用心。
如今,妹妹卓瑪的桌子上,擺放著姐姐從成都帶回來的各式各樣的護膚品,生活的面貌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悄然發生著改變,讓這個偏遠山區里的藏族家庭走向富裕。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