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推動“三生”融合 建設美麗鄉村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吉林榆樹市委書記 高山 字號:【

  近年來,吉林省榆樹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深度融合,激活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走出一條建設美麗鄉村與保護生態環境同頻共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提升的特色發展之路。

  聚焦耕地保護,為建設美麗鄉村“強根”。榆樹市坐落在世界三大黑土帶核心區,全市黑土面積22.34萬公頃,占吉林省的20.31%,是吉林省第一黑土資源大縣。糧食產量常年保持在70億斤,占吉林省的1/10,全國的1/170,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產糧大縣。但由于長期對耕地進行掠奪式經營,黑土資源日趨惡化,面對逐漸板結退化的黑土地,榆樹市開始反思,如何才能守住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基于此,榆樹市堅持“誰開墾、誰使用、誰受益”的原則,大力開展墾荒造田行動,2018年全市耕地發展到586萬畝,劃定永久基本農田486萬畝,保護率達到82%以上,居全國縣級城市首位。另外,還采取增施農家肥、秸稈還田、糧豆輪作等措施,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質量,摸索出一套可推廣可復制的黑土資源保護利用模式,用實際行動守護這片黑土地,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棚膜經濟,為建設美麗鄉村“留人”。榆樹市人均耕地0.38公頃左右,為解決人多地少、糧食產業效益低等問題,提出打造“中國北方蔬菜生產基地”目標,經過不懈努力,到目前全市棚膜經濟發展到6.9萬畝。僅以八號鎮北溝村為例,該村5個自然屯770戶農民,屯屯有園區、戶戶有大棚,棚膜蔬菜年產值近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萬元,不但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更是由貧困村脫胎換骨成為億元村。全村每年通過棚膜產業轉移勞動力3400人,消化農民剩余勞動時間200天以上,村里沒有一名外出務工人員。農民的腰包鼓了,村里的人氣旺了,村民自覺加入到建設美麗鄉村的隊伍中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聚焦產鎮融合,為建設美麗鄉村“擴能”。為了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在工農之間、城鄉之間合理流動,榆樹市在五棵樹鎮探索實施產鎮融合模式。在鎮域規劃上,科學劃定產業集聚區、生態保護區等四個功能區。在產業發展上,以糧食精深加工、白酒釀造為重點,培育中糧、吉糧等玉米化工產業集群,促進現代農業、特色工業等四大產業齊頭并進。在城鎮建設上,鎮區公共服務能力達到縣級水平,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位居吉林省前列,主要街道綠化率達到96%,村村有文化廣場。通過產鎮融合,五棵樹鎮形成了工農互促、城鄉互補、三產融合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成為“大鎮”變“新城”的新樣板。五棵樹鎮先后榮獲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全國小康建設示范鎮等稱號。

  聚焦綠色發展,為建設美麗鄉村“鑄魂”。秉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榆樹市通過優化農村資源要素,把生態資本變成產業資本,把生態優勢變成發展優勢。以延和鄉為例,該鄉以資源優勢為突破口,從產業增效、生態改善等方面入手,創新農業經營方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浙江省卡森集團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綠色稻米產業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和企業化管理。積極引進有機蟹稻、有機鴨稻種養結合技術,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在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上,延和鄉的“榆樹大米”獲評“最受市場歡迎名優農產品”。經濟的發展為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提供了財力保障,榆樹市修建了長春地區最大的朝鮮族文體休閑活動廣場,建成了民俗博物館,打造了地標性燈光塔,形成集活動廣場、沿村環路、街道路燈、四面環水于一體的花園式朝鮮族特色鄉鎮。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