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以后,就一直重點抓我們村的人居環境整治。”這是北京市平谷區胡家營村黨支部書記方戶生見到記者說的第一句話。胡家營村努力打好鄉村振興“第一仗”,在人居環境整治中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入選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千村萬寨展新顏”展示活動名單。
方戶生去年12月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今年1月當選為村主任。“咱們村家家戶戶有桃園,每年四月桃花盛開的時候,村里比現在還要美喲。”方戶生自豪地告訴記者。胡家營村主產大桃,有3000多畝桃園,年產750萬公斤,2018年人均純收入2.1萬元。雖然沒能見到胡家營村桃花滿山遍野的美景,但是冬日暖陽下整潔干凈的村莊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拆除違建
黨員干部帶頭干
行走在胡家營村里,貫通南北的水泥路寬闊筆直,兩旁沒有雜物,顯得十分敞亮。點綴在馬路兩邊的柿子樹掛滿了像小紅燈籠一樣的柿子,在冬季的藍天下映襯得格外紅艷,給干凈整潔的村莊增添了一份意境之美。
“我們從今年年初開始就積極拆除違法建筑,重點整治村民私自搭建的大棚房。”方戶生說,拆違工作真的很不容易,最開始大家都不愿意拆,畢竟村民多年搭建的大棚房自有它的用途。面對拆違工作的困難,胡家營村“兩委”經過研究,提出了以“支部吹哨,黨員報到”機制為抓手,采取“黨員帶頭自拆、全民參與認定、自拆+政府助拆、拆后硬化綠化”四步走工作法。
方戶生說:“我家以前有個遮陽棚。作為村干部,我要帶頭自拆,今年村里拆的第一戶就是我家。”在方戶生等村干部和黨員的帶動下,村民開始主動自拆。此外,村干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等人組成“巡街認定團”,逐戶排查“疑似違建”,并將在限期內未出具相關合法手續的建筑納入拆違范圍。對于沒有條件自拆的村民,鎮政府聘請第三方進行集中助拆。拆違騰退的土地便用來進行綠化、硬化,增設停車位給村民提供方便。“你看現在的環境多好,看著很舒服”。正在家門口坐著曬太陽的村民趙桂芬笑著對記者說。據介紹,村里的拆違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共拆除違建100多處,面積超過2200平方米。
垃圾分類處理
引來項目做示范
胡家營村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擺放著兩個顏色不同的分類垃圾桶及綠色外架。方戶生告訴記者,垃圾分類桶和外架都是由峪口鎮統一發放給村民。胡家營村非常重視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早在2018年11月,在第一書記張凱的倡議下,村里全體黨員及村民代表近百人前往北京市朝陽區清潔焚燒中心參觀學習。
今年10月底,為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聯合首都文明辦在峪口鎮開展了“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宣傳活動,其中的一個分會場就設立在了胡家營村。村民們認真聽了垃圾分類科普宣講,并簽訂了《垃圾分類承諾書》。
村民們分類后的垃圾該如何處理?胡家營村同樣走在了探索的前列。“我們村引進了農村垃圾就地處理示范項目!”方戶生自豪地告訴記者,這個項目重點處理廢棄樹枝,進行制肥還田,改善土壤。
在方戶生的帶領下,記者見到了示范場地上正在運轉的垃圾處理設備。相對于一般大型生活圾處理設備,這個設備較小,設備的左側和右側下各有一個垃圾桶。正在現場工作的美麗國土(北京)生態環境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固廢負責人李艷告訴記者:“垃圾‘四分法’主要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這個設備主要是把‘其他垃圾’中的渣土分離出來進行回收。目前能夠將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變成有機肥的設備也已經調試完成,開始運行了。”
據李艷介紹,農村垃圾就地處理示范項目是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委托給他們公司的。胡家營村是平谷區唯一一個農村垃圾就地處理示范點,村里免費給他們提供廠房和垃圾處理示范場地。等到明年春天的時候,能夠處理秸稈、修剪后的枝條等農業廢棄物的設備也會正常運行。
改造廁所
提升村民幸福感
在村民房屋旁邊,一塊新修水泥地上的三個綠色蓋子引人注目。方戶生告訴記者,這是村民今年改廁剛安裝的三格化糞池。根據峪口鎮2019年農村戶廁改造要求,胡家營村按照“能改則改、愿改盡改、農戶自愿、一戶一廁”原則,對“旱廁+無廁所”進行達標改造。
“以前我們家是旱廁,現在變成了抽水馬桶,干凈衛生,感覺生活質量都提高了。”李曉燕對改廁十分滿意。今年50多歲的村民范長鳳對于改廁也是贊不絕口:“以前沒有改廁的時候,廁所難進、難聞,孫女每次回來,都說奶奶家沒有能用的廁所,現在孫女再也沒有這個困擾了。”
除了對村民家的廁所進行改造,胡家營村今年也對村南和村北的兩個公共廁所進行了改造。在村南小公園附近,記者看到了新改造的外觀為青灰色的公共廁所。廁所內寬敞明亮,地面和墻面都鋪著米黃色瓷磚,洗手池、洗手液、自動干手機等設施一應俱全,并且由村里的低保戶進行專門管護。
“廁所改造看似小事,但事關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村民也都積極配合改廁工作。”方戶生說,目前全村的廁所改造基本完成,一共改造了130多戶廁所。
村莊干凈整潔了,廁所改造了,村“兩委”又在村南小公園安裝了20多盞太陽能燈。范長鳳說:“晚飯過后,去小公園遛彎、健身,就再也不用發愁看不清路了。”
談及如何使胡家營村長久保持干凈的面貌,方戶生認為需要建立長期的環境衛生管護機制。據介紹,胡家營村正在調動全村村民來參與環境管護,實行各家戶主輪流當片長。“咱們村有480戶,分成24片。每片20戶,設一名片長,按月輪流就任,督促檢查片內的環境衛生。”片長的報酬每月100元,有一戶不達標則減5元,以此類推。在這種規定下,每戶都有當片長的機會。自家不達標,直接影響片長的收益;反之,自家當片長時,其他家不達標,也會影響本家的收益。
“現在我們村的環境美了,下一步就是在管護好環境的同時重點發展村里的大桃等產業。”方戶生說,“現在我們已經在跟一些企業談合作,希望能引進企業留住人才。我的愿望就是村里環境優美,有產業,有人才,讓村民以留在胡家營村為榮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