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秸稈糞污不再“被拋棄”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沈立宏 字號:【

  沼氣是農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抓手,不僅能生產清潔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還可以將糞便、秸稈、垃圾等廢棄物“變廢為寶”,發展綠色循環農業,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河北定州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和畜禽養殖大縣,耕地115.5萬畝,年可收集利用秸稈量112萬噸;生豬存欄59.13萬頭,出欄117.3萬頭,牛存欄7.08萬頭,出欄7.40萬頭,各類畜禽糞便年產量159萬噸。

  在開展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以前,定州的秸稈以還田為主,還有較大比例的養殖場糞污沒有實現資源化處理。通過項目的建設運營,成功建立了秸稈、糞污收貯運體系,探索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

  “秸稈+糞污”實現“負負得正”

  “前端進的是畜禽糞污和秸稈,后端出的是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肥。規模化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不錯,2017年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第一批農業領域PPP試點項目并成功持續運行。”格林蘭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蘭)運營中心經理侯仁濤向記者介紹。

  格林蘭通過一期項目建設運營,與歐洲五個國家建立了深入廣泛的合作關系,整合了先進生產設備和尖端技術,目前已組建了高效的運營管理團隊,可提供一體化服務全套工藝,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通過對國外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格林蘭已實現硬件設備和智能監控平臺的自主化操控。在智能監控平臺可以實時看到攪拌時間、進料間隔時間、日進料量等狀態,如果設備運行出現問題也會及時提醒技術人員,提高了沼氣的生產效率。

  距離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不到2公里有個河北首農的規模化養殖場,這里養有1.8萬頭奶牛,雖然離得近,卻沒有一點糞污的味道。侯仁濤介紹:“奶牛養殖有個1:1:1定律,即一頭奶頭平均每天要吃掉約30公斤的飼草,產生30公斤的糞便,還會順帶產生30公斤的污水。這樣計算下來,1.8萬頭奶牛每天會產生上千噸的糞便和污水,對周邊環保的壓力非常大。”

  在項目運行現場可以看到,6個發酵罐緊密排列,每個罐子容積達6000立方米。首農奶牛養殖場通過泵、地下管道源源不斷把糞污抽送到格林蘭公司,既解決了奶牛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難題,還實現了糞污資源化利用。

  “首農把奶牛糞污免費提供給我們作為原料,我們再把末端產生的沼液供應養殖場,用于苜蓿地噴灌施肥,生產優質苜蓿飼養奶牛,進一步提升奶質。”侯仁濤說。

  在收儲秸稈前,公司與當地合作社簽訂收購合同,組織玉米聯合收割機和運輸車,將秸稈運輸到項目廠區;還有少量秸稈是公司利用自有玉米聯合收割機免費幫農民收莊稼,作為交換,秸稈由公司專車收集運輸到項目廠區。

  “為進一步擴大示范帶動效應,解決小型養殖場糞污規模小、數量多、分布分散的難題,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公司制定了相應的收集方案,通過與小型牛場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安排專業糞污運輸車輛將牛糞運輸至項目廠區。”侯仁濤說。

  項目的實施帶動了養殖場糞污無害化處理,避免糞污對水源、土壤、空氣造成污染,減少秸稈的隨處堆積和露天焚燒。

  末端“三沼”變“三寶”

  近年來,定州大力推廣小麥和玉米秸稈回收利用,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秸稈環保加工后用于發展綠色種養業、生物質發電等,促進了當地農業生態循環發展,還能給農民帶來額外收入。

  “項目以養殖場牛糞和農田玉米秸稈為主要原料,并可以處理餐廚垃圾、果蔬廢棄物、食品加工廢物和廢水等有機廢棄物,采用中溫厭氧發酵工藝,進行規模化生產,沼氣、沼渣、沼液高值化利用。”河北省新能源辦高級工程師趙凱介紹,生物天然氣項目規模化生產末端的“三寶”都可以實現資源化利用,沼氣部分提純為生物天然氣,用于周邊農村冬季取暖和生活用氣,部分發電并入國家電網;沼渣添加氮磷鉀和生物菌劑,制成生物有機肥,用于改善農田土壤結構;沼液供應養殖場,用于牧草噴灌施肥。

  生物天然氣示范項目每年可處理畜禽糞污20萬噸,小麥和玉米秸桿約10萬噸,發電3200萬千瓦時,生物天然氣392萬立方米,生物有機肥4.2萬噸,可替代燃煤約1萬噸,減少碳排放約12萬噸,年產值達6100萬元。

  近3年來,格林蘭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收儲秸稈12萬噸。通過與合作社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項目周邊20~30公里范圍內的秸稈利用。

  據了解,一畝地產生秸稈1.2~1.5噸,收儲成本為180元/噸,主要包括三部分,收割費用70元、運輸費用50元、銷售費用60元。通過與格林蘭合作,當地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怎么處理秸稈發愁,還能變廢為寶增加收入。

  “我們合作社從邢邑鎮邢邑村流轉土地260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和高粱,前幾年秸稈主要以還田為主,大量的還田容易使土壤變得疏松和空隙增大,失墑較快,種子與土壤難以緊密接觸,影響種子發芽出苗,田間出苗常不整齊,容易出現缺苗斷壟現象。”旺禾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郭宏勛告訴記者,“種子發芽率上不去會影響產量,以前總為這事犯愁,去年跟格林蘭合作以后,既減少了秸稈還田的成本,還增加了收入,其中小麥秸稈收入6萬元,谷子和高粱秸稈收入3萬元。”

  推廣應用模式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可以說是一些農村生活環境的真實寫照。”趙凱說,建設美麗鄉村,就是要把農村生活污水、秸稈焚燒堆積、畜禽糞污等難題處理好,多年的實踐表明,以這些廢棄物為原料生產沼氣,開展綜合利用是最有效、最經濟、最可行的辦法。

  為進一步擴大生物天然氣項目應用范圍,格林蘭把目標投向了農村垃圾處理和旱廁改造,利用項目承接農村垃圾分類和旱廁改造后的糞污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定州市農業農村局和格林蘭正在制定項目方案,盡快把項目經驗移植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域。

  “目前格林蘭正在抓緊調研,研究如何將相對分散的廚余垃圾和廁所糞便收集后集中處理。收集點分散會使成本增加很多,需要政府和第三方公司的加入,才能推動項目順利實施。”格林蘭戰略發展中心副經理鄭松告訴記者。

  同時,為了降低引進國外硬件設備的成本,格林蘭與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對方的資源優勢和在設備制造領域的優勢,在定州市全域以項目集群模式投資建設生物天然氣綜合利用與開發項目。

  2020年,格林蘭計劃在定州建設生物天然氣項目集群,主要包括高蓬鎮、叮嚀店鎮、留早鎮、磚路鎮的4個生物天然氣項目,形成定州市生物天然氣項目群,通過示范帶動在河北省范圍內建設30個生物天然氣項目。

  “通過首個項目的實施,建議政府對生物天然氣產業進行統一規劃,簡化生物天然氣項目前期手續,開辟生物天然項目建設‘綠色通道’,有效破除生物天然氣產業發展瓶頸。”談到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鄭松告訴記者,“此外,項目投資金額大,回收周期長,建議對生物天然氣項目建設和生物天然氣實際銷售量給予補助,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