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指出,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三年來,江西注重綠色生態底色,以農產品的高質量支撐農業農村發展的高質量,大力推進全國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示范省建設,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連續保持在98%以上,連續多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江西,對江西農業農村工作給予了氣象新、面貌美、活力足、全天候好的高度肯定。近年來,江西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圍繞打造產業、落實責任、做好治理與監管等方面,扎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做好三篇文章
做好產業文章。江西建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46個,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1個,認證綠色有機食品原料基地1700余畝。現有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的認證數還有2475個。做好“護綠”文章。大力實施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示范基地,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嚴格控制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向農業生產領域流動。做好“倡綠”的文章。大力實施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的品牌戰略,重點打造江西大米、江西地方雞、鄱陽湖水產、贛南臍橙等農業品牌,江西綠色自然生態農產品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全省有四分之一的農產品銷往國內外。
落實三方責任
壓實屬地責任。江西連續六年以省政府名義召開了全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層層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特別是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將機構、人員、經費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件保障列入了省政府的考核和監測的內容。落實監管責任。按照搞行業就要搞安全的原則,明確部門職責,建立了市場監管等部門組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聯席會議,形成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涵蓋了生產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鏈條。抓主體責任。主要是抓好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生產主體誠信經營的能力。
筑牢三道防線
抓好治理源頭的防線。通過“管住藥瓶子、肥袋子”,堅決防止問題投入品進入生產環節。2016年以來,累計查處各類農資案件3000余起,收繳并無害化處理禁售農藥80余噸。抓好過程監測防線。注重農產品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問題,加大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檢測力度。2016年以來,每年開展各類農產品的檢測18萬億批次以上。抓好產品的追溯防線。建立了涵蓋省、市、縣三級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目前有3.4萬家企業納入了追溯管理,2500余家企業可以實行掃碼入市,實現了來年可查詢、去向可追溯、質量可追究。
構建三大體系
構建了監管工作體系。在省級一局二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了市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設,保證監管工作有責任、有崗位、有人員、有手段。強化了檢測檢驗體系。全省確立了鄉負責、縣定量、市監督、省一檢的分工機制,率先組織開展一對一、手把手落地培訓,形成了以省級中心為龍頭,市推介中心為骨干,縣級質檢站為基礎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體系。完善了經費保障體系。目前江西省市縣各級都安排了經費,省里今年是8000萬元,縣里不少于30萬元,市里不少于100萬元的標準安排經費。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