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華容插旗鎮 小芥菜蝶變大產業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見習記者 楊鈺 字號:【

  多年來,插旗鎮的芥菜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開展訂單生產,產業加工精深化程度越來越高,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強,芥菜成為帶動當地農民有效致富的好產業。

  湖南省華容縣有著悠久的芥菜種植歷史,素有中國“芥菜之鄉”的美譽。而華容縣插旗鎮則是“華容芥菜之鄉”,是被公認的華容芥菜源產地。經過多年發展,插旗鎮的芥菜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在三產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穩,成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好產業。2018年,插旗鎮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

  芥菜種植規?;?/p>

  “插旗鎮不僅是華容芥菜的源頭,也是華容縣種植芥菜面積最大的一個鄉鎮。”華容縣蔬菜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昭宇說。據介紹,2018年插旗鎮芥菜種植面積為3.5萬畝。插旗鎮芥菜種植走向了規?;?。

  在插旗鎮插旗村,一望無際的芥菜標準化建設示范基地映入記者眼簾。芥菜是冬季的時令蔬菜,然而此時正值9月底,所以眼前并非是綠油油的芥菜,而是翻耕后在等待芥菜幼苗投入懷抱的黃色土地。插旗鎮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黎安忠告訴記者,馬上就要移栽芥菜幼苗了,移栽的芥菜質量更好、標準更高。

  插旗村的這片芥菜標準化建設示范基地于2018年9月完工投入使用,流轉土地1000畝,建設資金1000萬,由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建設。作為插旗菜業的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基地除了遵循綠色食品種植規程外,還實行稻-菜輪作生產模式。“你看這是水田,前期作物稻谷剛收完不久。稻-菜輪作可以減少雜草和病蟲害,正是我們現在推廣的模式。”黎安忠指著基地介紹,“而且基地將逐步實現數字農業智能化管理。”

  插旗村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開展訂單生產,實行定向投入、定向服務、定向收購。2019年3月收獲的芥菜每畝產值3000元,畝平均增收800元。此外,該基地也是2018年度湖南省產業扶貧重點項目,僅一年就已有60%的幫扶對象實現了脫貧。此外,插旗菜業在插旗鎮千和村也建立了1000畝出口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和120畝的芥菜種子良繁基地。

  此外,插旗鎮也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插旗鎮順誠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中永說:“我19歲就開始種植芥菜了。”然而1998年的洪水導致他芥菜滯銷,損失嚴重,于是到外面做生意。聽說家鄉的芥菜產業火起來后,他又回來流轉520畝土地,成立起了合作社,帶動當地老百姓發展。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涂海云便是該合作社的受益者。“妻子患病,孩子上初中,我是家里唯一的收入來源。”涂海云說自己在加入合作社后,幫助劉中永管理土地,每年能獲得至少三萬元的收入。

  “我大概30歲打工回來,家里十多畝地,種了幾年,慢慢發展成現在的規模。”插旗鎮同福村的楊金海在2018年成立了榮軒家庭農場,目前流轉了400多畝地,在插旗鎮“芥菜種植示范戶和種植標兵”評選活動中被評為種植標兵。

  芥菜加工精深化

  “以前我們農戶散種芥菜時,都是在田間地頭挖土窖進行腌制。”黎安忠說。插旗鎮傳統進行腌制芥菜鮮菜的方法就是“窖腌”,這種方法不僅導致腌制鹽水肆意排放,加重土壤鹽堿化程度,破壞生態環境,而且芥菜腌制品的質量得不到保證。

  為此,華容縣農建投、插旗鎮人民政府、插旗菜業共同建設芥菜集中腌制池,預計建設700口,目前一期完成316口并已投入使用。在插旗菜業的廠房,記者見到了新建的一個個方方正正的腌制池。這些腌制池能消化8000畝近3萬噸鮮芥菜,幫助解決土窖腌制、土壤鹽堿化問題。

  芥菜腌制只是芥菜加工的一個環節。除了建設芥菜集中腌制池,在芥菜精深加工生產線建設方面,插旗菜業在2018年共擴建改造生產廠房1800平方米,購置智能自動灌裝機20臺,日產達到100萬包,相當于400個工人的工作量,極大地節約了人工成本。隔著玻璃,記者看到了車間里正在工作的智能自動灌裝機,一袋袋小小的綠色老壇酸菜包被灌裝完成。之后,這些酸菜包還要經過殺菌、挑選和包裝等工序,最后銷售給康師傅方便面企業。

  目前插旗菜業的產品涵蓋餐飲開胃食材、家庭開胃方便菜、休閑開胃食品等細分領域,旗下擁有“插旗”“華容道”“嚴大師”“插旗芥菜”等多個知名品牌。在插旗菜業寬敞明亮的產品展廳里,陳列的不僅有老壇酸菜包、饞嘴酸菜魚調料包,還有芝麻芥菜等出口產品。除了跟統一、康師傅等食品商建立合作關系,插旗菜業產品還遠銷日本、韓國等海外市場。

  “我們員工有1200多人,旺季時還會有更多的工人。”插旗菜業副總經理易擁軍告訴記者。插旗菜業從2005年成立后,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老百姓的就業。“非常感謝插旗菜業,沒有這個平臺的話,我們只能到外面打工,不能照顧父母和小孩。”在插旗菜業加工生產線工作將近10年的員工閔貴寶充滿感激之情。他之前在插旗鎮工作,2003年下崗,在東莞打了幾年工后因需要照顧家庭而回到插旗鎮,是插旗菜業讓他在有固定收入的同時還能兼顧家庭。

  插旗菜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著資金、人才制約的問題,“目前留住人才還是比較困難。”但困難擋不住插旗菜業發展的決心。“未來我們希望能夠繼續擴大規模,產值翻倍,努力成為國家級龍頭企業。”易擁軍信心滿滿。

  芥菜三產融合發展

  “我們農產品電商綜合平臺在2019年初成立,目前已經入駐京東、天貓、淘寶、供銷e家四個電商平臺。”插旗鎮惠農服務公司總經理楊光照說。除了種植加工芥菜,插旗鎮同樣也在銷售上發力。在寬敞明亮的惠農電商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幾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正在電腦前認真工作。“我之前一直在做電商運營,聽說這邊招人,就想回來做自己家鄉的產品。”員工趙煒說,他畢業于陜西省的一所大學,是插旗鎮本地人。據楊光照介紹,現在電商每個月銷售額在100多萬元左右。

  插旗鎮發力第三產業的同時,也走在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路上。“你看這塊標準化芥菜基地,它也是華容芥菜源頭文化產業園的一部分。”在插旗村千畝示范基地前,黎安忠告訴記者。依托國家濕地公園東湖之濱的地理位置、華容芥菜源產地等有利條件,插旗鎮正在打造華容芥菜源頭文化產業園。該園主要包括標準化芥菜基地、文化市場推廣活動中心、民食民宿一條街、濱湖旅游拓展區四個部分。據介紹,除了標準化芥菜基地已經完成,其他三個部分正在建設中。此外,插旗鎮作為華容縣芥菜的主陣地,還將在華容縣正在打造的華容芥菜產業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插旗鎮在芥菜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面臨著芥菜垃圾的困擾。芥菜腌制后的殘葉對于環境污染很大,為此,插旗鎮目前在開展垃圾分類處理,將芥菜殘葉最大程度資源化利用。談及未來的規劃,插旗鎮黨委書記王鵬滿懷信心:“我們將打造芥菜品牌,加速產業融合,建設特色小鎮。”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