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來,丁紹文信守合同,依照合約收購,在制種行業贏得了好口碑。合作社社員相互傳幫帶,培養了一批批的高素質農民,為建寧種業健康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
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能創新,丁紹文是制種業的行家里手。今年55歲的他,是福建省建寧縣文軍種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
小種子,大作為。多年來,丁紹文不斷在雜交水稻制種方面進行的技術推廣與科技創新,不但帶領當地農民培育出了脫貧致富的“幸福種子”,而且讓建寧老區享有“南有建寧、北有張掖”的制種美譽。他本人也先后被評為“福建省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等榮譽稱號。
手把手給農民傳授制種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丁紹文說。
早在1989年時,丁紹文就是村子里的種植能手,縣種子公司委托他負責半源村的制種工作,并被選派到海南島學習培訓。為了做好半源村雜交水稻種子生產,丁紹文登門上戶把種子公司提供的“父本”和“母本”送到制種戶手中,并配上每個品種的技術方案,手把手地指導農戶播種、插秧、授粉、病蟲害防治、收割、收購等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幾年,半源村農戶生產的種子色澤金黃、顆粒飽滿、產量高、質量好,很受市場青睞。半源村也成了建寧縣有名的制種專業村。
“面對形勢不用慌,敢想敢做要擔當。”丁紹文說。2000年《種子法》頒布實施以來,種子行業壟斷徹底打破,全國35家種子企業進駐建寧組織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制種區域和面積迅速擴大。面對新形勢,他敢為人先,憑著良好的個人信譽和過硬雜交水稻種子生產技術,很快就與實力雄厚、信譽良好的中種集團、北京金色農華和隆平種業三家種業公司開展合作,成為建寧首個種子經紀人,并取得了工商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并逐步建立種子生產基地。
當好致富帶頭人 做強種子產業
“帶領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丁紹文的人生目標。為了完成這個目標,當好致富帶頭人,2010年3月,丁紹文組織創辦建寧縣文軍種子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與中種集團等10余家種業公司攜手合作,采取“公司+基地+社員+農戶”的模式,在周邊縣、鄉(鎮)建立多個種子生產基地,還開啟了跨村、跨鄉鎮、跨縣地域組織雜交水稻種子生產。
2011年至2017年期間,文軍種子專業合作社的訂單面積都穩定在1.3~2萬畝;2018年訂單面積2.1萬畝,生產優質雜交水稻種子410萬公斤,總產值突破7000萬元,一季制種畝產值4047元,畝純收入3200元,2019年訂單制種面積再次突破2萬畝大關,既幫農戶“產好種”又幫農戶“賣好價”。僅此一項,合作社社員及所帶動農戶的年人均純收入達1.8萬元,丁紹文幫帶的農戶人均純收入每年都高出當地其他農戶兩三成。
為了做大做強種子產業,丁紹文投資建起了標準化種子冷庫與智能育秧大棚,添置種子精選機16臺、種子烘干機8臺,改造密集式烤煙房烘干種子113座,并做好了合作社入駐縣種子產業園的規劃用地等前期工作。隨著種子產量質量不斷提高,丁紹文帶領社員創建了“建寧水稻種子”品牌。品牌的打造有力地提升了建寧種子知名度、美譽度。他還利用合作社平臺,聘請省、市、縣農業技術專家進課堂、到基地、走田頭給農民上課指導,幫助農民掌握先進制種技術,自己也更加注重探索鉆研,帶領合作社團隊隨時隨地為農民答疑解惑。
“心系家鄉,帶富一方”是丁紹文的一份責任,也是一項任務。這些年來,他立足本村鎮,輻射周邊,家鄉3400多畝土地就有3100畝用于制種,全村297戶農戶僅雜交水稻種子這項收入就達930多萬元,種子產業已成為該村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如今,本村90%以上的農戶住進了新房,整個村莊環境優美,村容整潔,是全縣新農村建設的明星村,今年又被省市縣列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示范村。
創新管理 誠信經營結碩果
多年來,丁紹文試驗示范推廣的多項技術得到了國家、省、市等農業農村部門的認同并推廣應用。
為破解每到中晚制種收割季節天氣時晴時雨、種子“曬干難”問題,2015年丁紹文在全省試驗首創改造密集式烤房烘干種子,當年改了三個都獲得成功。2016年,合作社示范推廣共改造提升社員密集式烤煙房113座,推動全縣改造提升1000余座,2017年全縣密集式烤房基本改造提升完成,徹底解決種子“曬干難”問題。此外,合作社從2008年就開展雜交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推廣應用,有效促進制種農機農藝的融合,大面積應用無人機作業,全面提升了建寧縣制種全程機械化水平。
為了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減輕病蟲害發生,提高種子產量與質量,2016年,丁紹文組織合作社社員成功示范推廣雜交水稻制種授粉后割除“父本”技術,在制種全域范圍內全面推廣應用。這一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種子的純度、發芽率、千粒重。2018年,合作社在多處建立62個水稻(制種)新品種展示基地,為把建寧縣建成“全國雜交水稻科研、育種及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展示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遵紀守法、誠信經營”是丁紹文的信守理念。二十多年來,他信守合同,依照合約收購,沒有發生一起種子上訪糾紛事件,在制種行業贏得了好口碑。合作社社員相互傳幫帶,培養了一批批的高素質農民,為建寧種業健康發展輸送了大批人才。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