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李華靚 讓馬場村靚起來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見習記者 楊鈺 字號:【

  在村民眼里,黨總支書記李華靚就是全村人奔小康的主心骨。他帶領村民創辦合作社、解決村民飲水安全和出行難等問題、發起“萬畝鴨田生態水稻定制體驗農場”項目、創辦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園……

  “現在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我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說到這里時,李華靚很是欣慰。在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奢嶺街道馬場村村民眼里,馬場村黨總支書記李華靚就是全村人奔向小康之路的主心骨。他帶領村民創辦全街道第一家農民合作社、解決村民飲水安全和出行難等問題、發起“萬畝鴨田生態水稻定制體驗農場”項目、創辦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園……李華靚為馬場村的發展傾注了全部的心血,讓馬場村靚了起來。

  種植靚起來——推行農業機械化

  “以前我們村種植水稻都是手工生產,現在我們合作社提供機械化服務,用大型農業機械收割,既節省了很多環節,也節省了人力”。李華靚說。

  李華靚在高中時因父親生病輟學外出打工,當過服務員、搓澡工……幾年的打工生涯除了讓他體會到生活不易,更讓他感受到“要想真正干點事沒有知識、沒有文化肯定是不行的”。2007年在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學生項目”的鼓勵扶持下,李華靚經過努力考入了吉林省農業科技學院。

  馬場村是水稻育種基地,村民靠種植水稻為生。以前馬場村是人工種植水稻,勞動強度大,農民收益低。針對這一實際,根據2008年國家對農村農業機械化的扶持政策,李華靚利用學校假期時間,帶領村民創辦了晟華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創辦農機作業隊,購置拖拉機、推土機、收割機等大型水田作業機械20余臺套,這樣馬場村率先實現農業機械化。為保證合作社社員用上放心種子、放心肥,2010年李華靚又成立了晟華農資經銷超市。

  “剛開始辦合作社的時候,合作社是個新鮮事物,大家也不知道啥叫合作社。所以我通過多次的調研,跟村民們宣傳講解,最終算我父親在內共有5戶注冊了合作社。”李華靚回憶起剛創辦合作社時的艱辛。然而,合作社第一年的示范成功讓大家看到了利潤,村民陸續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有股東40多戶,社員300多人。合作社采取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化作業服務、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使每戶增收3000元。

  生態靚起來——實現水稻生態生產

  “在吉林省農業科技學院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采用‘鴨稻共作’技術,形成了生態的種植鏈條。”李華靚多次帶領村民外出參觀學習,邀請知名農業專家指導,現已掌握了一套成熟、標準化的鴨稻共作生態米生產技術流程:以鴨子捕食害蟲代替防蟲農藥;以鴨子采食雜草代替除草劑;以鴨子糞便作為有機肥料代替化肥。從而提高水稻生態化程度,杜絕化肥和農藥的危害,確保水稻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準。

  2014年4月,李華靚成立吉林雙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并發起了“萬畝鴨田生態水稻定制體驗農場”項目。該項目創新性地吸收了當前國內先進的土地定制營銷理念,合理利用農村土地資源,拉近城鄉距離,實現生態化農業生產。該項目在吉林省首屆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了銀獎,實現了農村土地流轉,每坰地增收5000余元,同時集中了更多的勞動力,解決了村民就業問題,并提高了村民收入。

  “2014年我們還引進了先進的水稻篩選機、磨米機、包裝機等一系列完整的配套設備。”李華靚說。這些設備實現了水稻加工——包裝流水作業,日產優質稻米2萬斤,年加工量1200多萬斤,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水稻質量和產量的雙重保證。在進行生態水稻生產的同時,他還積極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綠色水稻品牌,申請注冊了“晟華”“晟華靚利”“雙盛古稻”綠色水稻商標。如今,馬場村的鴨田米等生態米香早已飄向全國各地的百姓餐桌。

  銷售靚起來——打造“互聯網+農業”營銷模式

  “2015年我外出學習考察,看到‘互聯網+農業’這種方式可以直接宣傳自己的產品。”受到這次外出學習啟發后,李華靚在2016年1月創辦了吉林省晟華農村電商創業服務有限公司,并設立了吉林省晟華農村電商創業園。創業園采取“村村聯動、村企聯動”模式,核心功能是根據各行政村的自然情況和資源條件,按照市場規律對村屯產業體系進行科學優化、精準定位、合理布局,通過項目化運作和公司化經營,形成產業體系化、鏈條多元化,產品規模化、形式多樣化,一二三產業聯動,農工商貿統籌協調的經營管理模式。

  像創辦合作社一樣,創辦農村電商創業服務有限公司也克服了重重困難。首先就是公司選址問題,“馬場村位于我們奢嶺街道的最東部,相對來說比較閉塞,我們選了好多位置最后才確定下來”。李華靚告訴記者。其次缺乏電商專業性人才。為此,李華靚積極吸引返鄉創業人才,“我們公司的孫兵以前在外面做小買賣,在他姑姑介紹下回來了,對我的創業想法特別感興趣,就辭掉之前的工作,加入到我們電商創業中來。”在李華靚跟公司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自成立三年以來,公司吸收孵化創業企業60余家。

  在吉林省晟華農村電商創業園的基礎上,李華靚還投資籌建了吉林省農商網。以“電商+村+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在全區各個鄉鎮街建立網商管理人員,構建形成全區的“村村聯動,村企聯動,商戶聯動,線上線下齊動”的鄉、村、屯三級農村網商新格局。目前吉林省晟華農村電商創業園已有入住企業20多家,在創業園的統一管理和吉林省農商網的服務下,每家企業年增收3~5萬元。

  未來靚起來——帶領馬場村村民奔小康

  “以前村里道路特別不好,車拉糧出不來,出行打車車也不愿意來。我們在2014年的時候制定了馬場村十年規劃,就道路、飲水、村部等新建基礎設施方面,一共協調了5500萬元的建設資金。”李華靚在2013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積極幫助村民解決飲水安全等問題。

  為解決250戶村民飲水安全問題,李華靚積極協調區水利局,爭取到“人畜飲水工程”項目,共投入150萬元。“當時修自來水管的時候,需要挖老百姓的菜園子地,有的老百姓不理解,不讓挖,我們就積極研究,最后把動員工作做好了。”除了飲水問題,李華靚積極通過多方渠道籌集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改變了村民出行難、秋收拉地難、村組織無辦公場所的狀況。

  “我們已經成立了集團化公司,我的理想就是讓農民都成為股民,帶動大家共同發展。”2018年,李華靚整合合作社、創業園、農村電商公司等資源,組建了長春晟華集團。談及馬場村未來的發展,李華靚滿懷信心地介紹了馬場村的產業發展,規劃了“三園三區一中心”,“三園”是電商園、水稻園、創業園,“三區”就是鴨稻蝦稻觀賞區、水稻加工體驗區、采摘定制區,“一中心”就是吉林省稻香園黨建文化旅游中心,用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方式帶動產業發展,讓馬場村的老百姓過上小康生活。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