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首在振興鄉村產業。振興鄉村產業,關鍵又在融合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是農村三次產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最終融為一體,逐步形成新模式、新業態乃至新產業的動態發展過程,其本質是創新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舊動力轉換的當下,創新已經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振興鄉村產業,就要以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升級,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
2018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啟動實施了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支持建設鄉土經濟活躍、鄉村產業特色明顯的農業產業強鎮。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又下發通知,繼續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正是著眼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鄉村產業,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關鍵是要在“融合”二字上做文章。是否融合發展,應以結果為導向,就是要看有沒有壯大農業主導產業,有沒有做強產業融合主體,有沒有帶動小農戶更好對接現代農業,有沒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農業產業強鎮,要通過融合發展壯大農業主導產業。農村產業融合,要堅持以壯大農業主導產業為前提。無論是以農業為基礎,接二連三,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涉農服務業,還是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基礎,襟帶左右,雙向融合農業生產和為農服務業,抑或是以服務業為基礎,逆向帶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生產,目的都是要壯大農業主導產業,絕不能在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中,弱化農業主導產業,更不能“脫農離農”,甚至“損農坑農”。農業產業強鎮三產融合發展,要依托鎮域農業主導產業,引導和促進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完善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農業產業強鎮,要通過融合發展培育市場經營主體。農村產業融合的層次、水平,關鍵取決于經營主體的自身實力和聯農帶農能力。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的根本途徑,是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更多依靠市場經營主體。當前,農業農村市場經營主體,也是農村產業融合主體,發展還不夠,自我發展能力、市場競爭力也較弱,帶動力不強,同時面臨人才、用地、融資、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等方面困難。農業產業強鎮三產融合發展,要堅持市場導向,培育有競爭力的各類產業融合主體,增強鄉村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農業產業強鎮,要通過融合發展促進農民致富增收。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也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農村產業融合的主體,既可以是企業,也可以是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如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融合發展模式,應該更多地以農戶和合作社為主體。以企業為主體的融合發展,也應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分享增值收益。總而言之,無論采取何種模式,如何因地制宜,都不能把農民拋在一旁,只富了老板而窮了老鄉。農業產業強鎮三產融合發展,要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就地就近創業創新,調動廣大農戶發展鄉村產業的積極性,讓農戶更多分享鄉村產業發展紅利。
農業產業強鎮,要通過融合發展帶動鄉村現代化。鄉鎮是我國最基層行政機構,上連縣、下帶村,是農村產業融合的發展平臺,也是城鄉融合的承載點。無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還是城鄉融合發展,政策和項目落地都需要通過鄉鎮一級來實現。農業產業強鎮三產融合發展,要聚集政策、資金、要素等資源,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統籌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促進產業蓬勃發展的紅利流向鄉村,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
融則新生,興自新來。隨著農村產業融合的深入發展,我國農村正不斷涌現出新產業新業態,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只要堅持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進一步促進農村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一批鄉村產業的發展高地就有望孕育而出,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支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