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超,一個返鄉創業的80后大學生,靠著“一股牛勁”建立了一支“正陽牛”植保隊。針對實際問題,他們自主研發了高地隙三輪打藥設備,還在每個村都建立了植保隊,為貧困戶提供“免費打藥”服務。如今在正陽230萬畝土地上,“正陽牛”植保隊成了村民口中的放心人和農田里的“牛人”。
在河南省正陽縣的農田里,如果發生了病蟲害,群眾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正陽牛”植保隊,他們能準確把病蟲害治好,群眾親切地稱他們是農田的“牛人”。
田間的困惑讓他們走到一起
提及“正陽牛”植保隊不得不說一個關鍵人物牛超。牛超是個80后,河南農大生物化學專業,畢業后在廣東發展,手里有了積蓄后立志返鄉創業。認準農資經營后,在慎水鄉臺天村——老家當起了店長。2013年剛開始賣農藥,專業沒完全搞懂,引進一批花生拌種劑,本身適合夏花生拌種的,卻推到了春季花生拌種,趕上了低溫,花生出芽率低,農戶到店鬧得不可開交,很多還是親戚,最后以每畝賠農戶150元告終,提起這事,牛超總是欲哭無淚。牛超得出教訓是沒有專業的技術人才,病蟲草害專業防治就是空談。困惑,就這樣縈繞在他的心頭。
謝超,80后大學生,在正陽承包了400畝耕地種田,可是那年頭天氣不順,種田并不能賺錢,困惑讓他不知如何選擇。
2014年,牛超、謝超在河南農大的青年農民培訓班上相遇了,牛超看中了謝超的種田經驗,謝超看中了牛超的敢想敢干,二人一拍即合,他們決定共同做好農資經營。這一年他們認識了做農藥推廣、河南農大植保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喻鵬洋,請他當合伙人,喻鵬洋當初沒答應。牛超心想,古有三顧茅廬,我借鑒這種精神試試,一年過后,這個“技術通”到了他的隊伍里來。
農資市場競爭激烈,從農資市場的大環境中脫穎而出,牛超想建立農事服務運營植保隊是出路。2014年8月,“正陽牛”植保隊正式成立。他們邀請了正在搞大型農機收割旋耕的藍翔技校畢業的方歡加入團隊,讓他負責打藥機械的研發。小團隊要有大作為,就要借勢發展,全國最大的綜合農事服務公司——廣西田園就成了他們的合作伙伴。田園公司看中了這個有知識的團隊,派出專業技術過硬的潘志斌指導。牛超又把他挖了進來!牛超還請到了專業會計,機械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加大機械研發力度,就這樣一個80后的七人大學生打藥隊組成了。
自主研發自走式打藥設備
“正陽牛”植保隊牛起來不是簡單事。創業初期,他們逐戶發名片,宣傳他們服務,效果很不理想。后來,他們決定一個村莊選擇兩戶人家,打藥不要錢,讓群眾看看植保效果。起步難,10畝地里7塊田,他們也干。
因免費打藥有效果,2015年,找“正陽牛”打藥的農戶就非常多,訂單排到五天后。一次,突然的降雨,初期研發機械本身效率低,很多農戶的藥還沒打到地里,他們也收了農戶的工錢,農戶不愿意,機械又下不了地,草馬上就要長高,為了信譽,小伙子們背著噴霧器打了三天。三十多度的大熱天,他們打完藥都病倒了。這事讓他們下決心,研制出更有效率的打藥機械。
他們到山東花了8萬元買來了一臺四輪打藥機,可是正陽農田分散,機械轉場速度太慢了,根本無法實現高效作業。他們又購來了多種機械進行實驗,拆裝分解進行設計,可還是不能如愿。
放棄原來的機械設計理念,重新設計繪圖,單獨定制配件。團隊開著貨車跑河北、山東、安徽等省。一次,他們拉著采購的配件貨車壞在了山東省高速公路上,打求救電話拖車,要1000塊,身上沒有這么多錢。他們和拖車公司好說歹說,500塊錢把他們拉下高速,自己想辦法修車。天黑了,睡車上,吃泡面。天亮后,自己把車修好。睡在車廂他們嘀咕,研發打藥機值不值?好好賣農資,不用吃這苦。牛超給他們打氣說:“為了高效率的打藥機,再苦也要撐下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他們自主研發的高地隙三輪打藥設備,遠銷洛陽、焦作、周口等周邊地區,應邀走進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齊心協力創植保佳績
牛超是個懂得如何讓兄弟們心往一處想的人,為了一個技術的突破,為了一個打藥方案的出臺,他們都要協商,權衡利弊。爭吵也是常事,兄弟們各有個性,如何把個性化成團隊精神,牛超總在關鍵時,他總能讓兄弟們拉到一起。利潤下來了,他們有考核表,依據實績分紅,讓每個成員心服口服。
“正陽牛”植保隊優質服務,讓群眾放心,訂單不斷,回報就在眼前。希望是美好的,前途是曲折的。2016年8月,牛超正和團隊成員商量更高效的植保防治方案。電話說他母親突發腦出血,嚴重昏迷。醫院也下達危險通知書,需要馬上轉院。“頭雁”的家庭突發變故,這對他們團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作為兒子,牛超24小時陪護。作為初創團隊帶頭人,他又要兼顧工作,他不能讓剛走出困境的團隊迷失方向。在醫院里遙控指揮團隊,團隊成員也都加班加點工作。他母親和死神擦肩而過,現在在康復訓練。2016年他們的打藥服務超過二十萬畝次。如今,“正陽牛”植保隊技術已經成熟,農機研發和銷售穩定。更重要的是他們人心齊,干勁足,能干事,會干事。
苦盡甘來,“正陽牛”的植保機械受邀參加了農業農村部在正陽縣舉辦的正陽花生全程機械化展示會。七個人的80后創業團隊也得到縣里的高度認可,他們發明的植保機械正申請正陽縣農機補貼目錄,很快將納入財政補貼范圍,政策的支持給他們的自主創新打下一針強心劑。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在正陽縣230萬畝的土地上,這樣一支“正陽牛”植保隊,總能讓村民放心,排隊交錢讓“正陽牛”植保報備的場景已說明了一切。
村村建起植保隊破解“最后一公里”
2016年4月底,當時白天氣溫最高達到31度以上,小麥進入揚花期,小麥赤霉病大爆發。麥芒、麥穗都發白,天氣預報兩天后有連續陰雨天氣。有一次,“正陽牛”植保隊開著專業打藥機給五七干校農場打藥,和農場臨近的一個大娘也在背著噴霧器給自己家小麥打藥??斓街形绲臅r候大家休息吃飯、牛超發現旁邊打藥的大娘不見了。剛才還看見她背著滿滿的一桶藥水,不應該那么快打完。正在疑惑中,他站在打藥機上看到一個人倒在地里。牛超馬上帶著打藥工人跑過去。大娘背著藥桶暈倒在麥地里,桶里的藥灑一地,還散發著刺鼻的氣味。他馬上打120急救電話,同時把大娘抬到樹蔭下緊急搶救。過了兩天,病人脫離危險后,家屬帶著禮物找到救命恩人——牛超,感謝他無私幫助。牛超通過病人家屬了解到,兒子和媳婦都在外地打工,老伴去世的早,自己在家帶孫子。趁著孫子上學期間來打藥,加上天熱,導致農藥中毒。經過這件事以后,“正陽牛”的小伙們專門到村里調查留守婦女老人情況。調查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留守婦女老人多數不會使用農藥,還有一部分人根本就背不動三十多斤的噴霧器。留守婦女和老人對專業化的植保服務需求很大。“正陽牛”們決定在正陽縣村村建立打藥隊,實現植保機械全縣全覆蓋,讓每一個老百姓都能享受正陽全程機械化帶來的便利和成果。
眼下,他們已為全縣七個村的貧困戶每村免費植保1000畝,“正陽牛”提供技術支持和模式網絡建設,困難家庭也能夠享受及時、準確、高效的服務,并以最低廉的價格使用農藥。如今正陽大地已有152支“正陽牛”植保分隊,327臺自走式高地隙打藥機械,植保無人機6架。2017年累計打藥服務面積64萬畝次,2018年累計打藥服務面積超過115萬畝次,正陽縣農事植保服務平臺陸地機械設備保有量和服務規模(除政府購買服務以外)初步統計在縣市級別上位居河南省第一!
有一年夏天,天降暴雨,“正陽牛”的小伙子們也難得休息一下。牛超躺在沙發上看著手機,突然感覺有點不對勁。好像不是農村夏天應該有的安靜。夏天下雨的夜晚不是有青蛙“呱呱”叫個不停嗎?小時候最討厭它們,總是讓他感覺很吵。現在一個青蛙的叫聲也沒有。牛超趕緊站起來,拿著雨傘回到老莊上。發現池塘里叫不上名的雜草叢生,河水發黑發臭,一個青蛙也沒有。牛超突然意識到,環境污染已經嚴重發生在他身邊。農藥廢棄物的隨意丟棄,不限量使用農藥等是環境污染的天敵。正陽牛團隊決定在農藥監管使用、食品安全、環境污染和廢棄物統一回收等方面問題上加大力度。2017年正式向正陽縣主管部門申請成立正陽縣綠色防控植保協會。正陽縣綠色防控植保協會的成立是國內第一家縣市級從事植保業務平臺建設的非政府組織機構。也正式打響了食品安全戰與環境保護戰。他們有責任和義務讓農村天更藍,水更綠,天上有麻雀,河里有青蛙,為鄉村振興提供優質環境,讓鄉村再次宜居和繁榮。
現在一些小農戶還是習慣于用化學農藥,認為效果好、來得快,對生物防控等效果慢、操作復雜的技術接受程度還較低,不主動、不愿意推廣應用。他們積極向群眾宣傳誘蟲燈,讓群眾選用優良抗病蟲害小麥、花生品種,提高作物自身抗病蟲能力;利用“天敵”和微生物以蟲治蟲、以菌治蟲;安裝殺蟲燈、使用性引誘劑等安全高效誘殺害蟲;推行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實現低毒高效殺蟲。
群眾總有種一遍藥管長遠的思想,把殺蟲、防病藥在種植初期全部打上,前期不可能發病的農藥加大了田間的環境污染。技術通喻鵬洋一直向農民宣傳分階段打藥法,不同季節打不同的藥,有病蟲害苗頭再打藥,這樣減少了藥物的用量。“正陽牛”還注重推廣高效低毒農藥,向農民推廣的是經過喻鵬洋做出的病蟲診斷、開方,處方中的產品均來自權威機構每年發布的推薦名錄,并做到一瓶一碼,全程可追溯。
(本刊綜合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