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青梅之鄉的融合發展之路——廣東普寧市高埔鎮產業強鎮發展紀實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廣東省普寧市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青梅之鄉”和國內最大的青梅產銷集散地。普寧市高埔鎮總面積106平方公里,地處普寧西南部,鎮域總人口7.25萬人,青梅種植面積5.2萬畝,年產量2萬噸,是全市最大青梅種植基地和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青梅示范鎮。自2018年批準開展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以來,高埔鎮堅持高站位、高標準、高要求、高質量,聚力“三三四”舉措,強化產業融合創新和優化升級,推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鄉村產業振興,青梅產業成為高埔鎮最具影響力的富民產業。2018年全鎮青梅特色主導產業產值達到7.43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3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

  堅持“三個推動”,提升服務,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安裝助推器

  規劃引領推動。主動對接《普寧市青梅產業發展總體規劃(2014-2020年)》《普寧市農業“一鎮一品”發展總體規劃》,研究謀劃《普寧市高埔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為高埔鎮青梅產業的整體布局、發展方向提供指導性意見。

  資金扶持推動。設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專項貸款,地方財政給予適當貼息,切實解決農業企業融資困難問題。市農信社的信貸創新產品“金梅貸”,近年來已為青梅產業提供了發展資金1.18億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達4.5億元。

  特色優勢推動。圍繞把高埔打造成“全國優質青梅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青梅休閑觀光示范區”和“廣東省縣域鄉村振興樣板區”的總體定位,堅持把產業優勢做成特色,把特色打造成核心競爭力,使高埔青梅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影響力,產品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

  堅持“三個融合”,三產互動,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農業與加工業融合。通過“科研院所+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產學研模式,加強深化與省青梅產業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和省農科院、華農、仲愷、陳李濟制藥廠等單位技術合作,提升青梅精深加工和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如研發青梅飲料、青梅酒、梅糖、梅粉、保健品等深加工系列產品,形成鹽漬、涼果、果酒、飲料、熏制等5大類200多個品種,實現產品多元化和科技創新。

  農業與互聯網+融合。結合我市建設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大力發展青梅電子商務,拓展線上營銷渠道,走線上線下結合的“兩條腿走路”和“O2O”立體經營道路。普寧東昱、廣東殿羽田等企業先后進駐京東商城、天貓、1號店、淘寶店、廠家網等電商平臺,推動產品網上交易擴大規模、提升水平,達到品牌影響力和銷售效應最大化。

  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整合串聯高埔鎮現有的青梅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龍堀青梅科普示范基地和七星洞森林公園等特色資源,建設集青梅生態種植、旅游觀賞、文化休閑、梅文化展示長廊于一體的青梅基地生態旅游區,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普寧市連續成功舉辦四屆以青梅為主題的旅游文化節,在2018年普寧市梅花文化旅游節期間,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00多萬人次,比上一年增長14%以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以上。

  堅持“四個加快”,優化升級,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加快產業提質增效。通過品種改良,完善園區道路、水肥一體化等基礎設施,配套推廣青梅標準化栽培技術,產業標準化程度和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果品優質率提高10%以上,產值提高20%以上,節本增效達5%以上。加快品牌擴量增容。鼓勵和引導產業生產經營市場主體實施農業品牌戰略,“普寧青梅”獲得批準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和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證書。培育打造出小梅屋、真愛、綠源等10個著名商標,擁有綠色食品御燒白梅條(無核)1個,“蜂蜜味梅餅”等省名牌產品4個,“真愛梅子”等進入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入庫名單。2018年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普寧青梅”品牌價值為17.10億元。

  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對優勢突出、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龍頭企業進行改造升級、持續做強做優做大。對有適銷產品的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對小企業進行兼并,優化組合,新建擴能、拓展市場等,不斷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全鎮現有52家青梅加工企業,被評為省農業龍頭企業2家,獲得QS認證企業8家,規模較大的企業有殿羽田、東昱、中梅、綠源等15家,年加工能力10萬噸以上,青梅制品暢銷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5000多萬美元。

  加快構建聯結機制。成立了普寧市梅干協會、青梅科技協會和青梅專業合作社,形成抱團發展凝聚產業合力。堅持為農、貼農、惠農原則,鼓勵和引導青梅加工企業與生產基地對接,用合同訂單的形式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建立利益緊密聯結機制,協會企業均簽訂保底收購青梅協議,推動了自營獨享向共營共享轉變,農民得到真正實惠。

  (本刊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