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屋外的風暴突然來臨
你對我蒼涼地哭泣:
“董書記,我那百年的老屋
已經無法為我擋風遮雨……”
“別哭泣,我的鄉親,
讓我來幫助你!
別哭泣,我的鄉親!
黨和政府從來沒有把你忘記!
……”
詩人,作家,駐村,貧困戶,看似沒有關系的幾個詞,結合在一起能擦出什么樣的火花?一位駐村詩人的到來,能給一個貧困山村帶來什么樣的希望和變化?
詩中的“董書記”,出生在江西省樂安縣,祖籍浙江寧波,墾荒知青的后代,是原樂安縣文聯主席,現駐增田鎮帶陂村“連心”小分隊第一書記董海花。她也是一位編輯、詩人、作家,出過兩本書,其中的一本書,著名作家馮驥才還為她題過詞。
2015年,樂安縣扶貧攻堅工作啟動后,董?;ǚ慕M織安排,響應黨的號召,她是全縣唯一一名下去扶貧駐村的單位主要領導。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她踏著當年父輩們的足跡,從鰲溪鎮咸溪村的駐村隊員到增田鎮帶陂村的第一書記,走家入戶,訪貧問暖,精準識別,引導村民脫貧致富。她的身影,像蒲公英,搖曳在田埂路旁;像山菊,樸實而芬芳;像雪花,晶瑩又純凈。
作家變成銷售員 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董書記,董書記,我們帶陂米粉賣斷貨了,連做粉的米都用完了……斷原材料了……外商的貨車都還在外面排著隊……董書記,我們該怎么辦……”帶陂村貧困戶鄒小平連走帶跑急促地說。
“別急,別急,讓我來想辦法。”董?;偸俏⑿χf。
要知道幾年前鄒小平所說的帶陂米粉,還無人問津呢。傳統純手工藝米粉是帶陂村的特色,以前村民做粉養家,米粉聞名遐邇。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研磨,布袋過濾壓漿,揉粉成球團,鍋內煮熟,石臼打爛,搓成團放入鐵制粉筒壓榨,通過鐵底板小孔壓出粉絲,成形于鍋中煮沸撈起,再放入冷水缸內冷卻,最后撈起曬干。這樣做成的米粉非常潔白細嫩,尤其是剛煮好以后從湯水中撈出來時,就像白玉一樣。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干炒不易斷,配以各種湯料,爽滑入味。
現在市場上機械制作的米粉每斤是2元8角,而帶陂村傳統手工藝米粉制作程序繁雜,費時費力,達到了每斤30元的高價。為了更好地推薦此純天然食品,帶動村民脫貧,第一書記董海花充分利用自己文聯主席的身份,拍攝了許多傳統工藝做粉的照片,再配上文字,想盡辦法打造“舌尖上的鄉愁——帶陂村傳統手工藝米粉”品牌,向全國推銷,并且請來了電視臺和媒體記者到米粉作坊進行拍攝,還向文化部門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下子就造出了聲勢,有許多外地人看到宣傳特地趕到村里來買米粉。你十斤,我二十斤,他一百斤……買米粉的越來越多,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場面!
就這樣,米粉賣火了!帶陂村村民的腰包鼓了!董海花手機也打爆了。
賣火的不僅是米粉,還有牛蛙。
帶陂村有9個村小組,農戶515戶,1896人。全村耕地面積2240畝,山林面積10200畝。全村有貧困戶81戶,279人。這么好的地理環境,如何帶領這些貧困戶脫貧致富呢?這是駐村第一書記董海花一直思考的問題。“一定要想辦法把客商引進來”,董?;ò迪聸Q心。果然,“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在董海花的努力和鎮領導的幫助下,帶陂村引進了浙江臺州養牛蛙技術。牛蛙是一種可食用蛙,個體大,肉質鮮嫩,而且所含營養物質非常豐富,吃了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深受人們的喜愛。養牛蛙不僅能讓村民在家門口務工掙錢,還能帶動一批村民致富。因地理環境非常適合養牛蛙,目前村里養殖牛蛙80畝,搭了127個棚,成立了合作社,全村有33戶貧困戶加入。
村民深情挽留 不要換走董書記
“有困難找董書記,她有辦法!”這已成為鄉親們的口頭禪。
“去年我家種的西瓜大豐收賣不出去,也是董書記幫我想主意,最后不夠賣了。”貧困戶黃小蘭逢人就說。
“竹蓀倍受人們青睞,去年銷路很好,每斤賣130元供不應求。今年種的人多,賣的價格降了一半,成了滯銷品。家里堆了近千斤庫存的烘干竹蓀,沒有好銷路,我非常著急,是董書記為我分憂,一起想法子銷售完!”種植竹蓀大戶陳光義邊說邊笑,談起賣竹蓀經歷便顯得特別開心。
當帶陂村村民聽到可能會調換第一書記的消息,紛紛要求“不要換走董書記!不要換走董書記!她是我們的親人……”
貧困戶李風仔不會忘記,如果沒有董姐姐,自己就不會有今天。李風仔是五保戶,幼時患上小兒麻痹癥,導致三級殘疾,喪失了部分勞動能力。而他每年只有通過五保貧困戶的補助維持生計,但這補助遠遠不能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得知情況后,董?;ê蛶头龈刹恳黄鸶鶕麑嶋H情況制定幫扶措施:扶持他養起4頭牛,并協調鎮政府補助他8000元。不僅如此,董?;ǔH椭幸淮翁鞖馔蝗蛔兝?,看到李風仔家里被子都非常單薄,無法御寒,董海花連夜趕到縣城家里抱床干凈的被子急匆匆送去,生怕這位風仔弟弟著涼感冒。李風仔倍感溫暖,從此稱呼董海花為董姐姐。
困難黨員老支書王業禮也不會忘記自己的這個董女兒。董?;ń洺Hニ遥o他中風的妻子洗頭、剪指甲和按摩失靈手腳。老支書逢人就說:“董書記比我親生女兒還親!”
帶陂村村民更不會忘記自己的親人董書記,如果沒有她,就不會有現在便捷的出行方式。帶陂村地處偏遠,距鎮政府所在地近4公里,距縣城有10余公里。自全縣開始“五違”整治后,電動三輪車已被明令禁止載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民出行的不方便。為了解決村民出行的用車問題,董?;〞鍟浝畲笱壑鲃诱业浇煌ú块T,將有關情況如實反映。經過努力,交通部門增設了每日從樂安縣城至增田鎮帶陂村的班車專線,以滿足村民日常的出行需要。
著名詩人艾青曾說:“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腳下這片土地愛得深沉。”董?;ㄓ盟恼媲楹蛺?,抒寫了她人生的“詩與遠方”!
(來源:中國青年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