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村宅基地產權結構開放性較低,外遷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缺乏順暢的退出通道,外來的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缺乏順暢的進入通道。這種局面不利于城鄉融合發展,需要采取突破性舉措加以改變。總體思路是:“‘三權分置’、差別賦權,立足存量、先房后地,保障居住、拒絕投機”。“‘三權分置’、差別賦權”,就是在落實集體所有權、保障成員使用權的基礎上,著力放活農民房屋和宅基地的流轉使用權,賦予集體所有權、成員使用權、流轉使用權不同的向外部人員流轉的空間。“立足存量、先房后地”,就是停止宅基地的福利分配、著力提高存量農房和宅基地的利用率,優先擴大現有農民住房財產權對外流轉的空間,穩慎擴大宅基地使用權對外流轉的空間。“保障居住、拒絕投機”,就是擴大宅基地產權結構開放性的出發點是滿足外來的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實際居住需求,同時要防止資本圈地和游資炒作,防止將城市的房地產泡沫蔓延到鄉下,真正做到住而不炒。(來源:《農業經濟問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