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增強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彈性、部分農產品實行價格或收入保險等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仍需要清醒地看到,未來我國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和農戶兼業化現象會進一步加劇,我國與主要農產品貿易對象國的農產品成本和價格倒掛幅度亦會進一步擴大,我們應在分析研判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進行系統性改革。一是大幅度減少市場價格支持,大幅度增加一般服務支持,特別是要增加農田整理、水利設施、研發推廣、農民培訓等方面的投入。二是以綠色生態為導向完善相關補貼制度,引導農民保護耕地地力,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現畜禽糞便和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三是建議按“量能分治、市場定價,價補分離、補從史定”的思路,改革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煽紤]對產量和產能按不同的原則進行治理,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生產者價格,把隱含在托市價格中的財政補貼剝離出來,按照歷史產量或面積進行補貼,以實現補貼與當期生產脫鉤。(來源:《中國農民合作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