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構建“1+3+7”體系 暢通金融下鄉渠道——四川省崇州市深化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的探索實踐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四川省崇州市委書記 趙浩宇 字號:【

  四川省崇州市作為全國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縣、全國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重大要求,探索實踐了規劃統籌、資金統籌、建設統籌、群眾主體“三統籌一主體”資源整合方式。近五年,崇州市整合財政資金57億元,撬動金融和社會資金投入509億元,撬動比例1:9。當前,崇州市在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堅持確實權、頒鐵證,做到“老五權”(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土地使用權、農村房屋所有權、林權)“新六權”(承包土地經營權、林地經營權、林木竹果權、養殖水面經營權、農業設施所有權、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權)應確盡確的基礎上,圍繞鄉村振興“錢從哪里來”,創新搭建“1+3+7”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體系。

  搭建“農貸通”融資服務平臺,暢通金融下鄉渠道

  發揮崇州市智慧城市試點和大數據產業優勢,搭建“農貸通”融資綜合服務平臺,促進現代農業與現代金融有機融合,破解針對農村金融服務資源分散、信息分割、對接不暢的問題。

  建成農村金融信息庫。建成惠農政策、融資主體、金融產品三大信息庫,實現金融機構、融資主體共享,分權限網絡實時查詢與運營。

  鋪就金融下鄉“高速路”。整合“銀政保擔企”各方資源,匯集融資主體多元需求,推動“一站辦理、線上辦理”,推出手機貸、線上金融等智慧服務。貸款流程簡化,貸款時間從5天縮短到3天。

  助推金融服務改革“加速器”。推動金融機構購買“農貸通”信息服務、智慧金融服務、金融產品創新等多項改革落地,有效解決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成本高、效率低等痛點。例如,2014年以來,崇州市以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融資35億元,撬動社會資金320億元,建成23萬畝高標準農田和153個美麗新村,14萬人因此住進了美麗的新村。

  推進“三站合一”,構建共享信用體系和農村產權交易體系

  針對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崇州市集成農村金融、農村電商、農村產權交易功能,推進農村金融“三站合一”。

  一是集成農村產權交易功能。收集、審核、上傳、發布農村產權流轉信息,培育農村產權流轉市場,為農村金融提供抵押物流轉服務。近年來,崇州市先后實現四川省首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首宗養殖水面經營權抵押貸款、首宗林木竹果權抵押貸款、首宗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累計實現農村產權抵押融資27億元。

  二是集成農村電商服務功能。開展農產品線上宣傳、展示和銷售,為信用評價提供海量的經濟活動數據,促進新型經營主體信用評定。

  三是集成農村金融服務功能。履行融資主體基礎信息收集更新、金融政策宣傳、金融業務辦理三大職能,實現農村金融服務、農村產權交易、農村電商服務聯動發展。

  目前,已構建起縣、鄉鎮、村(社區)縱向三級管理,橫向“三站合一”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成村級“農貸通”服務站231個。經過崇州市試點,“農貸通”已經在成都市全市推行。

  構建“七大體系”,提供金融資源下鄉的制度支撐

  針對農業農村融資難、融資貴、農村資產處置難等問題,崇州市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以盤活農村產權為核心,探索構建“七大體系”,打通金融下鄉制度瓶頸。

  構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組建崇州市農村產權交易公司,健全“村收集、鄉鎮審核、市交易”農村產權流轉管理及交易服務體系。完成農村產權登記頒證,賦予處置、收益、抵押等權能。辦理農村產權交易8000余宗、33億元。

  構建農村產權價值評估體系。建立主管部門、金融機構、業主代表共同參與的農村產權指導價格評審機制,實行基準價格指導與第三方機構評估相結合。

  構建信用評價體系。建立銀政保擔聯合信用評價機制,落實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措施。實現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主體、信用戶評定全覆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信用信息入庫率分別達100%、95%。

  構建風險分擔體系。財政建立4100萬元風險基金及持續補充機制,政銀按照8:2比例分擔融資風險。7家保險公司推出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21個,覆蓋土地流轉履約、用工意外傷害保險等。建立銀保合作機制,貸款優先支持投保主體。

  構建聚合融資體系。財政注資1億元擔保基金、人民銀行投放支農再貸款4億元,引導8家商業銀行、7家保險公司、2家擔保公司創新金融產品45個,實現多家金融機構、多種金融產品、多層次聚合融資。

  構建收儲處置體系。成立蜀興融資擔保公司,建立農村產權政府收儲機制。依托農村產權交易公司,采取托管、再入股等方式再流轉收儲產權,化解抵押物違約風險。

  構建政策扶持體系。出臺《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貼息管理辦法》等關于貸款貼息、擔保費補貼、評估費補貼、農村產權抵押貸款貼息管理等8個配套文件,發放貸款貼息、擔保費補貼、評估費補貼500余萬元。

  經過近5年的探索實踐,深化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產權明晰是基礎、政策扶持是前提、產品創新是關鍵、風險防控是底線。只要堅持改革創新,就能夠克服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中“成長的煩惱”,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活力。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