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四川圍繞“10+3”體系 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以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示范引領,以推進川糧油、川豬、川茶、川菜(椒)等10大優勢產業和現代農業種業、現代農業裝備、現代農業冷鏈物流3大先導性支撐產業建設為重點,重構“10+3”產業體系,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全省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國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8個、國家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先導區8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36個,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堅持“三化”推進

  高水平建設鄉村產業集群

  四川省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調整優化鄉村產業布局,制定10個“川字號”鄉村產業五年行動方案,堅持基地標準化、品質高端化、種養生態化發展原則,打造鄉村產業發展集群。

  基地標準化。建設高標準農田2496萬畝,建成現代特色產業標準化基地850萬畝,標準化養殖場(小區)1100個。制修訂省級農業地方標準859項。標準化主推技術覆蓋率達到95%。

  品質高端化。持續推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鄉村高端產業。推廣“稻香杯”優質稻品種900萬畝,發展“竹葉青”為代表的高端名優綠茶300萬畝,建成深受消費者喜愛的200萬畝晚熟柑橘,100萬畝紅心獼猴桃、100萬畝檸檬、100萬畝晚熟芒果、100萬畝晚熟荔枝龍眼產業帶和集中發展區。

  種養生態化。推行種養循環、綠色發展,建設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縣13個,化肥減量增效示范縣15個,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10個。按照1畝果蔬茶基地匹配3頭豬當量,建成種養循環基地1200萬畝,綠色防控示范基地1000萬畝。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三年負增長。

  做強“三級”加工

  全方位提升鄉村產業價值

  四川省強化農產品加工政策引領,加快彌補農產品加工發展短板,省政府連續出臺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農產品加工園區發展的意見,在財政金融、生產要素方面給予有力保障。

  加快發展初級加工。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資金6億元,在全省2/3的縣,就地就近建成篩選分級、冷藏保鮮等初加工和商品化處理設施1.6萬座,讓農民直接分享加工鏈條初端增值收益,逐步實現優質農產品從鄉村田間到城市餐桌的冷鏈對接。

  做實做強精深加工。建立省領導直接聯系指導支柱產業制度,確定3名省領導分別聯系指導3個重點產業,推動川酒、川茶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快速發展,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萬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1.3萬億元。

  吃干榨盡末級加工。重點開展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肥料化、能源化綠色循環利用,拓展副產物增值空間,農作物秸稈利用率87%,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66%。3個龍頭企業入選全國副產物綜合利用典型模式目錄。

  拓展“三大”業態

  多層級延伸鄉村產業鏈條

  四川省加力推進上下游產業鏈延伸,持續推動鄉村產業跨界融合,通過產業碰撞、文創策劃,催生更多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展鄉村產業價值新空間。

  “農業+旅游”,延長鄉村產業價值鏈。四川是中國“農家樂”的發源地。近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快速發展,以產業基地景區化建設為抓手,建成產業基地景區2200個,休閑農業專業村1400個,農業主題公園440個,年接待游客達4億人次,綜合經營性收入1600億元,約占全國1/5,休閑農業規模和效益位居全國首位。

  “農業+品牌”,做實鄉村產業增值鏈。連續八年舉辦四川茶業國際博覽會,連續九年舉辦蔬菜博覽會,連續十年舉辦四川國際泡菜博覽會,培育有效期內“三品一標”5320個,覆蓋率達到80%以上。推介農產品優秀區域公用品牌30個、優質品牌農產品150個,全省農產品品牌總產值達1580億元。

  “農業+服務”,構建鄉村產業服務鏈。以農村電商平臺建設、信息進村入戶為重點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建成益農信息社3.7萬個,覆蓋惠及全省80%的行政村,農村電商交易額380億元。培育土地托管、代耕代收等社會化服務主體9957個,建設社會化服務示范縣60個。

  構建“三大”機制

  強有力建設產業強鎮標桿

  按照聚焦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培育、多要素聚集、多業態打造、多利益聯結的要求,四川省構建省縣鄉三級聯動機制,扶持一批重點鄉鎮、壯大一批重要產業、樹立一批示范標桿。

  構建省級培育機制。按照農財兩部文件精神,結合四川省實際,圍繞“10+3”鄉村產業,設置了產業基礎、產業特色、產業規劃、利益聯結、產業融合、政策保障等八個創建條件,精心組織培育36個鄉鎮。目前各項目鄉鎮建設有序推進。

  構建縣級保障機制。各項目縣成立由縣級主要領導擔任組長,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產業強鎮示范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整合縣域相關資源,健全考評激勵機制,撬動放大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5~10倍,發揮了財政資金杠桿作用。

  構建鄉鎮創建機制。各項目鄉鎮圍繞選定的主導產業,加大建設力度,加快揚優勢、補短板,推廣產加銷融合發展模式,著力開展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試點示范,努力打造一批全國知名的“蔬菜小鎮”“藥材小鎮”“水果小鎮”。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