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學深悟透用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山西省委農辦主任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 喬建軍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是我們黨“三農”工作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更是我們做好“三農”工作的根本遵循。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進一步深刻闡明了山西省“三農”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全省農業農村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力求“學得更深、悟得更透、用得更好”,努力把總書記的關懷厚愛和殷切希望轉化為開創山西鄉村振興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為全省在“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撐。

  圍繞“打好特色優勢牌”,著力推動山西特色農業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山西的現代農業發展,要打好特色優勢牌”,“要立足優勢,揚長避短,突出‘特’字”。山西省農業先天稟賦特色優勢明顯,然而許多特色資源還未轉化為產品優勢和市場優勢。

  省委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遵循,明確了“山西農業的出路不在‘大’而在‘特’”的總體思路,提出了構建現代特色優勢產業體系的發展目標。農業農村部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反復學習,深刻領會,堅持以“特”為本,以“特”立農,以“特”取勝。高標準實施山西農谷、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范區、運城農產品出口平臺建設“三大省級戰略”,全力培育打造雜糧、畜牧、蔬菜、果業、中藥材、釀造六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圍繞“一圈四片”大力發展城郊農業、高效現代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狠抓國家級、省級特優區、產業園創建和重大標桿項目建設。全省特色產業產值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占比上升到75%,“三品一標”數量躍居全國第三位,山西特色現代農業邁出堅實步伐。但與全國先進省份相比,山西省農業產業集群規模小,產業鏈條短,產品層次低,一二三產業融合不夠,做好“特”字文章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進一步規劃布局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制定出臺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完善特色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大力創建鄉村旅游示范村鎮,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業轉型升級,加快特色農業現代化步伐。

  圍繞“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著力推動有機旱作農業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機旱作是山西農業的一大傳統技術特色。要堅持走有機旱作農業的路子,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使有機旱作農業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品牌”。山西省少雨缺水,保護生態、節水發展是農業的必由之路。總書記的重要論斷,切中了山西省農業發展的要害,為我們破解干旱缺水環境約束提供了實踐路徑和科學方法。總書記提出的有機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的有機,更是綠色、健康、生態、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大有機”,是總書記“兩山論”生態文明觀在農業上的具體體現;旱作主要解決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增產難題,是深化山西農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探索。

  省委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指引,提出了構建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有機旱作技術體系、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目標要求。農業農村部門把這一思路與發展特色現代農業融會貫通起來,以學帶思,以思促干,啟動實施有機旱作“土、水、種、技、機、綠”六大工程,加快有機旱作重大技術攻關和推廣,因地制宜推動不同類型有機旱作模式示范,積極創建中墨功能農業合作交流示范園,在3市10縣70個示范片開展有機旱作創建,在大同舉辦了車河國際有機農業論壇。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連續三年實現負增長,綠色有機農產品種認證數量605個,種植面積188萬畝,“三品”認證在全國排名由21位上升到12位。但目前還存在品種選育滯后、科技支撐不足、農機農藝不配套等問題,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制定有機旱作農業鼓勵支持政策,突出特色產業有機封閉示范,完善有機旱作農業技術體系,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省所有縣區有機旱作示范全覆蓋。

  圍繞“不斷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著力深化農村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山西省是內陸欠發達省份,農業農村發展相對滯后,新舊矛盾問題交織并存,大量農村資源資產資金沉睡,深化農村改革尤為迫切。總書記的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農村改革的本質和突破口,為加快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改革工作,駱惠寧書記多次安排部署,今年年初又提出八項農村改革重點任務。今年5月底親自在運城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明確提出要完善合作社經營機制,推進農業科技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樓陽生省長5月份組織召開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座談會,推動產權制度、土地確權改革等全面加力。農業農村部門認真落實省委安排部署,依靠改革打造后發優勢,依靠改革闖出一條新路。全面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夯實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扎實推進“三權分置”并行放活土地經營權,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喚醒沉睡的農村“三資”,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現代農業生力軍,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實現現代農業與小農戶有機銜接,全面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產業扶貧“五有機制”、土地托管、農民職業技能標準與考核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在山西“農谷”舉辦了全國農村改革論壇。但一些改革距離全國先進和基層需求差距還較大,比如農技人員合理取酬機制還不健全,基層農經體系、農技推廣體系市場化改革還未破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還需要進一步加快。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落實省委提出的“改革絕不允許落后”要求,破字當頭、迎難而上,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不斷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圍繞“為‘三農’工作提供重要組織保障”,著力打造“一懂兩愛”干部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三農’工作,必須有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部隊伍”。“一懂兩愛”是總書記對“三農”干部隊伍的殷切期望,也是農業干部的本色特質和基本要求。懂農業才能有擔當,愛農村才能守初心,愛農民才能付真情。

  省委以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為目標,全面培養、擇優配備、實踐錘煉、著力打造“一懂兩愛”“三農”干部隊伍。農業農村部門深化“三基”建設,在全系統實施領導干部、基層干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履職能力提升“五大培訓”,全面提升各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開展萬名干部、農技人員“深調研、謀發展、抓落實”進村入戶調研活動,變冬閑為冬忙組織開展百萬農民大培訓,在大討論中組織全省7萬余名干部進村服務,為農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3萬余個,在真情服務中培養“三農”情懷;深化黨風廉政建設、開展作風紀律整頓,在從嚴治黨中強化宗旨意識。

  在脫貧攻堅中盡銳出戰,農業農村廳是省直機關派出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員最多的單位,全廳148名黨員同志接續不斷,扎根基層,涌現出一批孟保奎式的“感動呂梁”“感動中國”先進典型。但總體看,全省“三農”干部改革意識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結構還需要進一步更新,農業科技人員成果轉化激勵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們將加大培訓力度,健全考核制度,激勵廣大干部奮發有為、干事創業,打造一支過硬的“三農”干部隊伍,為全省鄉村振興作出農業農村部門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