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四川省消委會舉行通報會,對全省鄉鎮快遞取件二次收費情況就行了通報。從通報會上獲悉,七成受訪者表示需自己到鄉鎮快遞網點取件,三成以上受訪者遇到過二次收費情況。71.6%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鄉鎮收取快遞需要自己到指定配送點取件;34.2%的受訪者表示曾經被二次收費。另外,有8.2%的受訪者表示遭遇過因延期取件而加收費用的情況。
從法律角度說,鄉鎮快遞取件二次收費于法無據,屬于亂收費行為,損害了農村快遞用戶的合法權益,加重了農村居民網購、取快遞的成本,不利于農村電商和快遞業的發展。
保障農村居民合法權益,市場監管、消協、郵政主管部門必須叫停不合法的取件二次收費行為,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既要讓農村居民可以方便地就近收取快遞,又要終結農村快遞取件二次收費現象,不能只是依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還需要善用市場手段,要用市場手段讓農村快遞網點不靠二次收費也能賺到錢,從而鏟除滋生農村快遞取件二次收費的土壤。否則,取消鄉鎮快遞取件二次收費,不見得能讓農村居民受益。
一般而言,鄉鎮每天收寄的快遞件數量非常有限,每家快遞公司鄉鎮營業網點平均每天收寄的快遞件數量可能只有個位數,這種現狀決定了快遞公司在鄉鎮設置的營業網點經濟效益非常低,很難保障盈利,要維持經營只能靠二次收費彌補收入。因此,如果農村快遞營業網點取消二次收費,又沒有找到新的盈利點,其結果可能是農村快遞營業網點走向關門,農村居民只能自己跑到縣城取快遞,既耗費時間,又要花費車費,給農村居民取快遞帶來不便和麻煩。
如何破解農村快遞營業網點業務量少、賺不到錢問題,筆者以為,可以結合國家郵政局實施的“快遞下鄉”工程政策,走成立鄉村“快遞超市”的路子,由鄉村“快遞超市”統攬各家快遞企業在鄉鎮的收寄業務,直接提高鄉村“快遞超市”業務量,讓鄉村“快遞超市”可以靠正常收費維持運營。而且,各家快遞公司可以與郵政公司合作,充分利用鄉鎮郵政網點、農村郵遞員資源,降低設立鄉村“快遞超市”的經營成本。
(山東蒙陰)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