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架起部地同心脫貧橋——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恩施州32周年紀實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恩施州不脫貧,農業農村部不脫鉤”,這一擲地有聲的鏗鏘承諾,自1986年以來,始終伴隨農業農村部與恩施州各族人民一道解決溫飽、扶貧攻堅、定點幫扶、精準扶貧、競進小康的奮斗歷程,體現的是農業農村部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凝聚的是農業農村部全體干部職工始終如一、傾情幫扶的濃濃真情;彰顯的是恩施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農業農村面貌的巨變。

  32年來,恩施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飛躍。全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1億元,增長了47倍;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118.6億元,增長了121倍。

  32年來,恩施州農業農村經濟突飛猛進。全州農業總產值275.19億元,增長了26倍;建立了符合山區實際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32年來,恩施州農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7221公里,通達率100%;所有行政村實現了“一管清水進農家”;農村配電網改造率達90%;光纜通達率達100%;實現了4G移動網絡全覆蓋。

  32年來,恩施州農民收入全面大幅提升。全州實現了從1986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0元到2017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88元的巨大飛躍。

  32年來,恩施州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全州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30.6%下降至11.6%;2018年有3個縣市脫貧摘帽,2019年全州將整體脫貧摘帽,2020年將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深化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山區特色農業產業體系

  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恩施州的32年,也是恩施州遵循自然規律、順應市場需求、緊跟時代發展脈搏,不斷深化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32年。1986-2000年,恩施州大力推廣“兩雜種子”,實施“溫飽工程”,全州人均糧食占有量突破400公斤,結束了恩施人民吃不飽飯的歷史。1994年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推動救濟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轉變,全州由單純抓糧食生產向抓糧食和多種經營、鄉鎮企業并重轉移,特色產業初具規模。1997年州委、州政府提出“念山水經、打優勢仗、唱特色戲、走致富路”的發展思路。2003年全州編制《恩施州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10年)》。2008出臺《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專業鄉鎮(專業村)建設的實施意見》。2013年州委六屆五次全會做出了推進六大產業鏈建設、實施四項專項治理的決定。2017年恩施州明確了“一谷兩基地三示范區”的發展定位,2018年恩施州提出了打造四大產業集群、建成湖北特色產業增長極的發展目標。

  一路調整,一路前行。在農業農村部的定點幫扶下,恩施州的資源優勢在發展中得以發揮,特色產業在發展中不斷顯現,特色效益在發展中逐漸提升。全州特色產業基地總面積達到630萬畝,農民人均達到1.98畝,恩施硒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成為全國首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煙葉、茶葉、高山蔬菜、中藥材、馬鈴薯基地規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州全面實施全域綠色化生產,成功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8個、“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4個、“湖北省省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6個,“三品一標”認證企業132家,產品304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98家,占全州規模以上企業(528家)的56.4%,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249.76萬元,占工業總產值(309.84億元)的80.6%,農產品加工業占據了全州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堅持品牌化發展,建立了“公用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的品牌體系,形成了政府引導、協會運作、市場主體的品牌運營模式,“恩施硒茶”成為武漢東湖國事活動茶敘用茶,紅遍大江南北,“恩施硒茶”品牌助力產業扶貧成為全國產業扶貧十大機制創新典型。全州農產品出口總額2456.1萬美元,恩施特色農產品隨著“一帶一路”,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實施人才培養工程,不斷增強內生動力

  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恩施州的32年,是恩施州農業人才得以培養、干部素質得以提高、科技支撐得以加強的32年。32年來,農業農村部共派駐恩施州掛職干部26批次,恩施成了126名干部的第二故鄉,在農業農村部機關有了長期工作的126名“恩施人”;共幫助恩施州培訓人員25萬余人次,讓恩施干部更新了觀念,增長了技能;共遴選農村實用人才和致富帶頭人5000余人次赴外考察學習,開闊眼界;共組織500余人次專家深入恩施田間地頭把脈問診,釋疑解惑;共有近千人次干部到恩施實地調研,考察指導。“上下交流、內外交流”的人才培養機制,為恩施州提供了新思想,帶來了新理念,傳授了新技術,開闊了新眼界,成為助推恩施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

  抓牢農業項目建設,打造農業農村發展引擎

  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恩施州的32年,是恩施州農業項目最多、資金額度最大、受惠面最廣的32年。農業農村部始終秉承“恩施州所需、農業農村部所能”,堅持與恩施州一道共同謀劃農業項目,建立農業項目謀劃庫;始終堅持對恩施州的項目優先安排,建立項目儲備庫;始終堅持嚴格監管、精心建設,確保項目效益最大化。32年來,農業農村部共支持恩施州各類農業項目400余個,項目總投資達40多億元,為恩施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基礎設施提升、農村面貌改變、農民收入增長提供了不竭動力。

  探索創新幫扶機制,提升結對幫扶成效

  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恩施州的32年,是部地同心、不斷創新幫扶體制機制的32年。建立了黨組織結對幫扶機制,農業農村部黨組織與恩施州貧困村黨支部“一對一”結對幫扶,拉近了與基層的距離,增進了與群眾的情感。建立了部地領導直接會晤機制。韓長賦部長先后3次在恩施召開農業農村部定點扶貧工作會議,余欣榮、張桃林、屈冬玉、宋建朝、畢美家、王智才、孫中華、張仲秋等多位部領導相繼到恩施視察指導工作,恩施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10余次到農業農村部匯報工作,司局部門主要領導更是定期互訪交流,研究制定恩施州發展大計。建立了定點扶貧協調推進機制,恩施州成立了州長擔任組長的農業農村部定點扶貧協調推進領導小組,整合州直有關部門和兩縣政府力量,加強協作對接,健全聯絡機制,不斷提高定點扶貧工作效率。

  “不脫貧不脫鉤,脫了貧不摘鉤,脫了貧也幫扶”,這是農業農村部韓長賦部長在2018年定點扶貧會上做出的鏗鏘承諾。脫貧攻堅戰役進入收官階段,鄉村振興的集結號已經吹響,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以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扶貧脫貧路上農業農村部與恩施州結伴而行,美麗鄉村、宜居鄉村、生態鄉村、富裕鄉村的美好畫卷農業農村部還將與恩施州一起描繪。

  (湖北省恩施州供稿)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