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農村部的傾情幫扶下,咸豐縣形成了茶葉、畜牧、林果、高山蔬菜、中藥材為重點的產業發展格局。32年來,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0.7倍,達到28.8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2.1倍,達到9475元;全縣貧困人口從1985年的27萬人減少到4.9萬人,咸豐實現了由極度貧困到解決溫飽裝滿“米袋子”,再到基本小康填滿“錢袋子”的“三級跳”,正在向全面小康大步邁進。
產業扶貧,打造增收致富內生動力。頂層設計定方向。歷任掛職下派干部初到咸豐,看到產業發展薄弱的窘境,入山村、走企業、進基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為科學決策增添依據。目前咸豐縣已明確了“茶一藥一豬”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完善的產業扶貧規劃,為精準扶貧與全面建成小康指明了方向。
機制扶貧,構建脫貧攻堅強大合力。主體培育享收益。自從開展對口幫扶以來,農業農村部持續組織各類扶貧和產銷對接活動,協調全國龍頭企業到咸豐縣考察調研、投資興業,先后促成正邦集團、安吉茶葉集團、八馬茶業集團、金新農集團、一號食品集團以及中信集團逸百年農業產業基金等與咸豐深度對接,共同推進白葉茶、黑豬標準化種養、精深加工和品牌營銷,意向投資數十億元。外來企業向咸豐引入了廣闊的市場渠道和先進的技術理念,助推本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形成了帶動貧困戶發展特色產業、促進就業增收的長效機制。目前,咸豐縣共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74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國家級示范合作社3個、省級示范社7個。
品牌扶貧,助推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廣泛宣傳育品牌。近年來,咸豐縣依托資源優勢,聚合市場主體,扎實推進品牌整合與提升,打造了“唐崖”區域公共品牌。在農業農村部的支持下,“唐崖”公共品牌宣傳活動“百花齊放”——連續舉辦“唐崖”茶開園節活動,在鄭州舉辦“唐崖”農產品公共品牌發布會,制作并在中央電視臺七頻道播放了《唐崖土司五道茶》專題片,在全國農業品牌大會期間舉辦“咸豐唐崖榮耀土家——唐崖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產品推介會”,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積極組織咸豐縣各類企業參加中國茶葉博覽會、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等大型展示展銷活動。
科教扶貧,培育農村發展全新動能。多元培訓提能力。從2002年開始,農業農村部扶持咸豐縣實施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等重點培訓項目,累計培訓實用技術人員、技術骨干和企業管理人員2.2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萬人。投資20萬元,捐贈圖書6萬多冊,建起了彭家溝、東門溝、漁塘坪等16個村級農業科技圖書室和50戶科技文化中心戶。連續組織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每年培訓農民2000人次以上,為咸豐縣培育了大批有文化、懂技術的新時代職業農民,為咸豐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保障。
生態扶貧,推進美麗鄉村以點擴面。清潔能源美環境。2002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先后投資3.5億元,實施了25批戶用沼氣池等農村清潔能源建設,完成沼氣池、太陽能熱水器、節柴灶等農村清潔能源入戶10.8萬戶;推動地大農牧、興業養殖等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開展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累計建設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2萬多方、田間管網20多公里。全縣20個生態家園示范點建設穩步推進,打造起一批具有“青山環抱、小橋流水、特色民居、生態家園”風格的農家山寨。
(湖北省咸豐縣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