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認真貫徹習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村改廁工作的重要指示,持續推進廁所革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形成“千村引領、萬村整治、五級同抓、全面振興”的局面。
完善機制,加大統籌推進力度。建立“一把手”抓“一把手”機制,各級均成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領導小組,省委書記于偉國任省領導小組組長,并組織縣市區委書記分期分批赴浙江專題學習取經,唐登杰省長任第一副組長。各地黨政“一把手”掛帥,具體問題親自上手,建立五級一起抓機制,省級負總責、市級具體調度、縣級履行主體責任、鄉鎮具體組織實施、村“兩委”承擔直接責任,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確保技術路線一貫到底、工作部署一抓到底。建立部門協同推進機制,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抓總,住建、衛健、生態環境等職能部門專項主抓、具體落實,確保工作不斷、格局不亂、力度不減。建立規劃源頭管控機制,在鄉村發展空間上“留白”、自然生態上“留綠”、鄉愁記憶上“留舊”、歷史傳統上“留文”、鄉土本真上“留魂”。
抓住關鍵,深入推進廁所革命。一是“建好”廁所,大力建設標準三格化糞池,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同步設計、相互銜接。農村公廁重點布局人流聚集地,外觀與當地農村環境風貌相協調,鼓勵鎮村統一采購材料,統一組織施工。二是“管好”廁所,將農村公廁管護納入村莊保潔范圍,每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確保有專人管;鼓勵各地實施政府購買保潔服務,省級每年安排1.5億元,市、縣兩級不少于省級補助,村民每戶每年繳納保潔費用60~120元,確保有固定經費;公布村規民約、管理制度和舉報電話,加強在線監測,抽查尾水、排污口,確保有監督手段。三是尾水“處理好”,把糞污治理與污水垃圾治理結合起來,妥善處理糞污降解后的尾水。目前,85%的行政村已有1座以上水沖式公廁,94%的縣(市、區)農村無害化戶廁普及率達85%以上。
強化合力,發揮各方面力量。政府的事政府辦,政府抓好規劃引導、典型培育、技術指導、資金補助、督促檢查、宣傳發動。去年全省整合258.6億元,投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抓一批示范村,推動包括臺灣建筑師在內的技術團隊超過1萬人次進村入戶,開展“陪護式服務”。市場能辦的事市場辦,推出一批鎮村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配套管網、三格化糞池清掏、村莊日常保潔、垃圾中轉運輸、老屋活化利用等建設和服務項目,引入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本,引入專業化管理。村民的事村民辦,強化村民主體地位,發揮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農村工匠、鄉賢的作用,確保群眾在資金使用上有知情權、村莊規劃上有話語權、村莊建設上有監督權、項目招標上有表決權。
(福建省人民政府供稿)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