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與麥子有關的事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周長春 字號:【

  在農歷五月麥穗飄香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想到白居易《觀刈麥》中的詩句:“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夏風陣陣,麥浪滾滾,風是個永恒的東西,它聯系古往今來,把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風鈴的形式串起來,在你的心頭響起,有時由不得你不想起過去。

  念小學時,也是在這時候,早晨涼風習習,大人們趁天涼快,早早就下地干活了,我們吃完早飯便有模有樣地上學去了。一路上你追我趕,不知不覺就到了學校。

  中午放學,我們脫了外套,有時光著膀子跑到麥地中找那沒用的野大麥。野大麥秸稈長,我們小心地拔起,除去葉子,將那空空的秸稈,用指甲劃開一條縫,然后鼓起腮幫吹出笛子般清越的聲音,一路悠悠揚揚,好不快活。

  有時我們幾個孩子架住一個平時老向老師打小報告者,掐取幾根麥穗,然后麥芒向上放到他的褲筒里,其中一人抖動他的褲子,麥穗便在毛拉拉麥芒的幫助下慢慢地爬上去,最后一直跑到孩子的褲襠里。我們一路架著他的胳膊,直到他求饒才松手。

  麥子收割完后,我們這些孩子是有任務的,就是趕著家里的鵝到麥地里去放,順便我媽會遞給我一個籃子讓我拾麥穗。我媽給我的獎勵就是拾到的麥穗歸我所有,可以到桃園去換回桃子。那段時間一放學我就跑回家,甚至在路上遇到麥穗也帶回家,那種因饑餓而產生的動力的確能支配我的行為,不需要說教就能產生自覺。

  我把拾到的麥穗自己用手搓去外殼收拾干凈,有時乘家長不注意也偷偷地從家中的麥堆里狠狠地抓上幾把摻在里面。有一次,我約上同村的幾個孩子一道高高興興地到桃園去了,當時園里的規矩是:可以隨便吃,直到吃飽為止,小麥三斤換兩斤桃子。

  我們每人只吃了三個就吃不下去了,最后又在園子里轉上幾圈,消消食,又接著吃了兩個,到傍晚披著晚霞歸來。回到家我晚飯也沒吃就睡了,半夜肚子咕咕叫,身子一動,嗓子就竄出一塊桃子。第二天,我們幾個都因消化不良而高燒不退,每每說到這個,還成為村里遠近聞名的笑柄呢。

  說到拾麥穗,其實我姑奶還說過一段有哲理的話: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找對象就如同拾麥穗,不要總以為前面有更大的麥穗,也許前面就沒有了,看到合適就拾起來,不要等到回頭再拾,可能在你后面的人早就拾走了。有時想想婚姻就是如此。

  那散落在地里的麥穗有時能給拾穗者以驚喜;年荒時,給饑餓者活命的慰藉;給過冬的鳥兒帶來過冬的口糧;有的來年又生出一簇簇幼苗……總之它們最后都有了應有的去處。

  如今,農村那些遠走的兒女,恰似一粒粒散落在外的麥粒,他們何時再回村莊?他們以何種方式重回生養他的地方?

  麥子的流年,浸染著人世滄桑。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