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溝烤紅薯,又香又甜……”每年秋冬季節,半溝村村民就開始推著小推車,在市區的大街小巷里轉悠吆喝。爐邊放了滿滿一圈剛烤好的紅薯,散發著誘人的香氣,不時流出的糖油滋滋作響。
半溝村是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東北部的偏遠山村,村里的溝坡地屬紅沙質土壤,肥沃疏松,非常適合紅薯生長,因此,半溝村歷來有種植紅薯的傳統。近年來,村里成立了平定縣豐興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注冊了“半溝”商標,榮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成功申報了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片。
依托平定縣豐興紅薯專業合作社,半溝村及周邊農戶走出了一條“合作社+基地+農戶+超市+互聯網”的富民之路。2018年,合作社紅薯種植面積達到了5500畝,產量達到1700萬斤,收入2000多萬元,帶動半溝及周邊六村社員人均增收7600多元,直接帶動2600人就業。
如今,從種植到加工,紅薯已成為半溝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村民增收的富民產業。
從冷眼看到跟著干
半溝紅薯成致富產業
半溝村紅薯種植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當地人都知道,半溝紅薯味甘香甜是十里八村少有的,但要依靠紅薯這個不起眼的“土疙瘩”發家致富,十年前半溝村沒有幾個人信。
2011年,半溝新一屆黨支部班子達成共識,認定半溝村要想實現脫貧致富,最好的出路就是依靠自身優勢,把已經小有名氣的“半溝紅薯”做強做大,帶領群眾走出半溝,走向小康。為此,村支部書記陳培銀帶頭成立了平定縣豐興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并以保本兜底的承諾方式吸納了村里20戶紅薯種植大戶,合作社引進北京、江蘇等地農科院的優良品種,聘請專家對社員進行育秧、施肥、栽種、管理、采收、儲存、銷售等技術培訓,種植的紅薯連年獲得豐收,畝產均在1500公斤以上,比農戶自行種植至少每畝增產500公斤、增收1200元。
在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后,選擇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逐年增加。2016年,合作社社員已經達到260人,紅薯種植面積達到了1100畝,占到了全村耕地面積的75%以上,紅薯種植成為半溝村的主導產業。
從街頭叫賣到文化搭臺
半溝紅薯走進千家萬戶
隨著社員收入不斷增加,農民種植紅薯的積極性越來越高,2016年半溝紅薯喜獲豐收,產量高達300萬斤。如何把紅薯銷售出去,讓廣大社員盡快獲得利潤,合作社想了很多辦法。除了擴大宣傳,主動聯系銷售外,制造了52個紅薯烤車,去縣城、市區現場烤制售賣,此舉雖然有效,但僅靠沿街叫賣,很難消化大量庫存。
為了增強“半溝”紅薯的知名度,進一步擴大銷售,2016年秋天,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成功舉辦了平定縣第一屆“半溝紅薯文化節”。節目現場,平定縣委副書記李海民為半溝紅薯代言,現場點擊量達到“10萬+”,為宣傳半溝紅薯、擴大銷售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2017年和2018年,合作社又連續在陽泉市北山公園舉辦了“半溝紅薯文化節”。文化搭臺,紅薯唱戲,半溝紅薯迅速在網上走紅,陽泉、太原、石家莊等大中城市很快建起了銷售網點,半溝紅薯走進了千家萬戶。2016年以來,紅薯產業讓半溝群眾全部實現就業,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從線上銷售到產業鏈延伸
半溝紅薯實現利潤最大化
“半溝紅薯不只是合作社的,不只是半溝村的,它是十里八村共有的,因為大家共同擁有這樣一片土地。”陳培銀經常和大伙這樣說。為了帶領周邊農民實現共同富裕,2017年夏天,合作社以半溝村為龍頭,聯合周邊神子山、趙家峪、龍莊、上盤石、移穰、巖會6個村抱團種植紅薯。連片種植后,7個村紅薯種植面積從以前的2000多畝增加到5500畝,產值達到2000萬元。為實現種得好、賣得了、賣得好,合作社順應形勢,線下聯系周邊城郊超市銷售,線上建立自己的直銷網站。如今,半溝紅薯已經走進了上海、北京等城市。
此外,為了將利潤最大化,實現產業鏈條的進一步延伸,2018年,合作社投資500萬元,建成了恒溫保鮮庫和深加工車間,推出了紅薯粉條、紅薯面粉、紅薯零食、紅薯盆景等深加工產品。最近,合作社結合全縣鄉村旅游規劃,制定了《半溝紅薯產品暨農村旅游提升計劃》,與山西農業大學的專家合作,正在申報有機紅薯認證和國家地理標識認證。
半溝村成了紅薯村,半溝紅薯成了“軟黃金”。在平定豐興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下,紅薯這一鄉村產業必將越走越遠,“半溝”紅薯這一金字招牌必會越來越亮,半溝村及周邊村民的實惠也將越來越多,半溝村的鄉村振興指日可待。
(本刊綜合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