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錫伯族女孩的“稻夢空間”——記沈陽錫伯龍地創意農業產業有限公司張琬婷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 字號:【

  張琬婷,一個90后的錫伯族女孩,從澳洲國立大學碩士畢業后,為了追尋心中的“田園夢”,她加入沈陽錫伯龍地創意農業產業有限公司,開始了探索“創意農業”之旅。

  用文化和創意

  激活品牌農業“一池春水”

  幾年的實踐,讓張琬婷逐漸明白了“創意農業”的魅力和可貴的地方:魅力在于“悠然見南山”的美好,那是人們內心深處最初的向往;可貴在于堅持給消費者提供真正安全放心的產品及貼心如家人般的服務。

  經過努力,她把家鄉一片普通的農田,打造成中國最美田園。現已發展成集農業綠色種植、水稻加工和旅游休閑為一體的農業綜合體,還成功打造了“稻夢空間”和“喜粒媽咪”兩個知名農產品品牌。“中國稻田畫之鄉”已成為沈陽的新地標和休閑農業新名片,還獲得國家級星創天地和旅游創客示范基地稱號。從稻夢空間“小吃一條街”的服務員,到現在的市場部經理,張琬婷參與了園區活動策劃,成功舉辦了幾項較大的營銷活動,使“稻夢空間”里的每一幅稻田畫,還有在這里開展的每一項旅游項目,都讓游客真正感到耳目一新。

  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海外生活帶來的視野,是張琬婷在“稻夢空間”創意上的靈感來源。2014年,“稻夢空間”僅有簡單的稻田畫觀賞、射箭漂流和采摘項目,現在每一年都投入新的創意項目。目前已成為游客“每年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真正變成了一個奇思妙想的樂園。

  他們秉持自然生態的理念,倡導簡單輕快的“青色生活”,為消費者提供真正放心的食材,感受“鄉下有塊田”的樂趣。公司旗下主要有龍地-“稻夢空間”(稻田藝術休閑園區)和龍地-種養殖基地。龍地-“稻夢空間”現為國家AAA級景區,擁有國內頂尖稻田畫設計與種植技術,自2014年起共接待游客70萬人次,2018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龍地-種養殖基地現水稻標準化種植面積已達3萬畝,還從事走地雞、野山豬養殖以及雜糧種植等。

  “稻夢空間”是稻米文化主題公園,也是一個造夢的樂園,不僅僅是一個單一種植稻田畫的“景區”,更是傳承農耕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載體,將農業的奇思妙想以趣味的形式呈現給游客,讓前來游玩的人真正認識農業所能帶來的樂趣。同時倡導一種簡單的“青色生活”,簡單的種植,簡單的快樂,簡單的生活,這里有快樂、有藝術、有美,唯獨沒有壓力,這就是人人所向往的田園。

  用“三農”情懷

  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最初貧苦的環境沒有嚇退張琬婷,反而讓她練就了堅韌的性格,還和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農民是水,自己是魚”,張琬婷時刻銘記在內心深處。公司的項目帶動農業創客10個、農民就業100余人,訂單農業帶動農民1000余戶,年增收500余萬元。

  “我們主要是帶領農民走綠色種植的道路,為鄉親們創造商機,鼓勵農民創業,幫助有創業夢想的人解決資金等,未來還將嘗試民宿項目,將農民閑置的宅基地充分利用,形成財產收入,讓農民有尊嚴地在家園里創業就業。”張琬婷介紹。

  產業融合和品牌農業,是鄉村振興的法寶。多年前,張琬婷就與當地鄉賢一起探討農業的發展路徑,最終確定了以“三農”為基礎,用旅游帶農業、促加工,以綠色種植走差異化發展的產業融合模式,同時融入品牌打造這個核心理念。

  歷經風雨,幾經成敗,在克服了觀念、資金、經驗不足、人才缺乏等諸多不利因素后,他們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F在年旅游收入1200余萬元,品牌農產品收入1200萬元,水稻加工能力10萬噸。他們為家鄉創造了商機,為農民提振了信心,每年來自全國各地學習考察的人絡繹不絕。

  經過多年的人才引進和培養,張琬婷的團隊現已掌握稻田畫制作的核心技術,引領了國內項目發展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已為10余個省輸出稻田畫技術,技術輸出收入達200萬元。通過與中科院、遼寧省農科院、遼寧農業大學達成食味品種培育、富硒種植、藥肥減施、稻田養殖等多個合作項目,“稻夢空間”已成為成沈陽市科普基地,年接待研學游學1萬余人次。

  “錫伯族作為少數民族,曾有過西遷保家衛國的歷史,今天的錫伯兒女,亦將傳承志氣,不負時代!種好糧、生產好的農產品是樸素的情懷,更是初心,也是企業立命之本。我們要讓更多的人認識綠色農業,讓綠色農業走進千家萬戶。”張琬婷說。

  張琬婷的“農業夢”剛剛開始綻放。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鄉村會隨著她和同伴們的努力而變得越來越美好!

  (本刊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