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拿出實招硬招,真金白銀地投、真刀真槍地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呈現出多主體參與、多要素發力、多業態打造、多模式推進、多利益聯結的新格局。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期間,親臨清遠市英德電子商務產業園考察農村產業融合工作,廣東深受鼓舞、倍增干勁。主要做法有:
打造一批平臺,實現產業平臺縣、鎮、村全覆蓋。一是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龍頭”。2018-2021年,省財政計劃投入100億元建設2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已在粵東西北15個市啟動建設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珠三角6市自籌資金建設19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實現了一縣一園的總體布局。二是以“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龍尾”。從今年起,連續3年,每年整合籌措10億元,支持粵東西北地區和貧困山區3000個示范村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打造200個農業特色專業鎮,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全覆蓋,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由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名品。
培育一批主體,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領軍作用。積極實施龍頭企業“百千計劃”(百家上市融資農業企業、千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規范提質工程、家庭農場健康發展行動,推動成立荔枝、茶葉、絲苗米和花卉等產業聯盟。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等平臺建設,推動經營主體逐步向優勢產業、產區集聚,帶動農戶深度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目前,已有超過9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農戶205萬戶,實施主體自籌資金共187.76億元,約占總投入的73%。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市場活力,省財政對粵東西北每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5000萬元,這5000萬元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企業),由牽頭實施主體制定資金使用方案,賦予企業更大的自主權。
創響一批品牌,發揮“粵字號”品牌示范帶動效應。聚焦農業品牌“小散弱”等共性問題,著力整合提升一批,整合同區域同類別品牌,重點建設英德紅茶、羅定稻米、清遠雞、斗門白蕉海鱸等國家級、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專用品牌;宣傳推介一批,統籌資金在各級媒體開展品牌宣傳,舉辦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和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推動“粵字號”農產品組團進京入滬、網紅直播助力產品上網,開展2019廣東荔枝絲路行、廣東荔枝“520”等系列活動,大力宣傳品牌、唱響品牌;培育保護一批,編制《廣東特色農產品品牌發展規劃》,建立品牌目錄制度,健全品牌支持保護體系。今年,以徐聞菠蘿營銷為試點,首創農產品營銷“12221”模式(建設一個全產業鏈數據平臺,組建采購商和經紀人兩支隊伍,建設產地和銷區兩個市場平臺,策劃產區、銷區市場兩場活動,實現打造品牌等一攬子目標),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創設一批政策,為鄉村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省委、省政府連續兩年高規格召開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組建鄉村產業振興專項組,與農業農村部簽署部省共同推進廣東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合作框架協議,出臺或正在推動出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二是強化資金保障。2018年,省財政安排“三農”投入616.8億元,增長125.9%,規模歷年最大、增幅歷年最高。成立了全國首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已完成直接投資規模78.37億元;建立健全農業信貸擔?;鶎臃站W絡,累計擔保放款26.02億元,著力緩解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