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近年來,河南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南農業發展的重要指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產業集群為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了一條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的發展之路。重點是“六個堅持”。
堅持規劃先行,聚焦重點產業。編制了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規劃》,明確了面、肉、油、乳、果蔬等11大類產業集群發展方向。以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為重點,加快建設包括蔬菜、花木、茶葉、食用菌、中藥材、水產品等十大優勢特色農產品基地。全省規劃了80個優質小麥生產縣、72個優質花生生產縣、50個蔬菜大縣、30個奶源大縣。
堅持龍頭帶動,推進產業經營。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實施龍頭企業升級行動,引導企業實現裝備升級、產品升級、業態升級、管理升級,培育出雙匯、三全、思念、牧原、好想你等一批知名企業。依托農產品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嘉吉、雀巢、康師傅、魯花、蒙牛、益海嘉里、五得利等企業落地河南。加快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目前全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60家、省級龍頭企業794家、超10億元龍頭企業154家,有54家涉農企業上市。
堅持“三鏈同構”,推動集群發展。延伸產業鏈,推動前端向原料基地延伸,后端向精深加工拓展;提升價值鏈,推動優勢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打造供應鏈,形成產業上下游之間精準對接的高效產品供應鏈。推動相關聯產業由松散型利益聯結向緊密型利益聯結轉變,由單個龍頭企業帶動向龍頭企業集群帶動轉變。目前全省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520個,發展643家與產業集群相配套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和電子商務等企業,帶動8481個協作單位抱團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1.23萬億元。
堅持規模經營,培育新型主體。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兩類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加快培育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農民合作社發展到18萬家,位居全國第二。家庭農場發展到5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8.8萬個。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30個。全省土地流轉面積3868萬畝,土地托管面積2494萬畝,種植業、畜牧業適度規模經營比重分別達62%、80%。
堅持綠色發展,提高質量效益。加快推進原料基地綠色化、加工環節綠色化、流通體系綠色化。2018年,農藥、化肥使用量雙雙保持負增長,創建了一批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主要農產品檢測合格率常年穩定在97%以上;主導制定20多項農業國家標準、535項省級農業地方標準,“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4429個;培育省級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40個、農業企業品牌90個、農產品品牌270個,4個區域公用品牌入選中國百強,78個企業品牌入選中國馳名商標。
堅持行政推動,強化政策支持。把發展產業集群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突破口,主要領導親自抓,并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省人大和省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市、縣也成立相應機構。制定關于加快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在資金、用地、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予以支持,對農村整理出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用于發展產業集群。2018年,省財政統籌扶持資金31億元,省現代農業發展基金、農業綜合開發股權投資基金和農保資金也向產業集群傾斜。
通過大力發展產業集群,河南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升。2018年,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7250家,農產品加工增值率1:2.5,加工轉化率達到68%,營業收入占到全國的1/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7%、連續8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河南正在實現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