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樹,搖錢樹”“一坡芒果山,一座大金山”“要脫貧致富,快種芒果樹”。四月初夏,走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林逢鎮,好一派田園風光。只見那坡上坡下房前屋后,芒果樹上花容錦簇,在綠葉映襯下更顯嬌艷。淡淡的花香隨風彌漫,讓人頓時心醉神迷。
近年來,為了讓農民增產增收,林逢鎮積極引導芒果產業做大做強,并扶持能人發展芒果電商。目前,芒果產業已經成為當地實現精準脫貧和產業興旺的重要途徑。
青山+金山
讓美麗經濟釋放生態紅利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又將是一個豐收年。”林逢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黃祥能說。
林馱村那王屯是“田東芒果第一屯”,現有農戶91戶391人,全屯種植芒果6000畝,人均種植15畝,2018年人均收入約10.5萬元。該村農民黃忠向種植150畝,年收入50萬元以上。如今,那王芒果已完成無公害、綠色認證申請,獲得“那王”商標認證。
壇河村的岑參辭去深圳高薪工作,返鄉成立了農派三叔電子商務公司,營業額逐年遞增,2018年達到900萬元,成為廣西第一家農產品天貓品牌旗艦店。東養村黃濤成立了百冠電子商務公司和百冠商貿公司,搭建電子商務線上營銷平臺和線下服務平臺,2018年銷售額約700萬元,刷新歷史紀錄。
林逢鎮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按照“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思路,不斷推動芒果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打造了右江河谷中北部5萬畝連片芒果種植基地、右江河谷南部2萬畝連片芒果基地、北部山區加工型芒果產業基地等3個大規模連片種植基地。全鎮芒果種植面積達9.5萬畝,掛果面積6.8萬畝,產量6.43萬噸,芒果總產值達到4.5億元,約占田東縣的三分之一。林馱村和東養村獲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田東香芒)示范村。
2018年,林逢鎮榮獲“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鎮”稱號。“我們咬定綠色發展,深耕生態產業,以青山促金山,以金山強青山。”林逢鎮鎮長羅東烈說,該鎮芒果產業以綠色經濟為發展底色,讓美麗經濟釋放生態紅利,群眾致富奔康的道路更寬暢了。
農業+旅游
融合發展讓鄉村休閑越來越熱
觀光、采摘、騎行、野餐……如今,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林逢鎮那王芒果莊園成為人們休閑度假旅游的好去處。
近年來,依托獨特芒果、河流、千年古榕樹等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林逢鎮多方籌措資金5000多萬元,扶持那王芒果莊園建設集現代特色農業、觀光采摘、休閑度假、民俗接待、風情娛樂等于一體的景點。現已建成文化館、古榕樹廣場、景觀步道、騎行道、親水平臺、觀光亭等設施,實現了華麗轉身。
初露芳容,那王芒果莊園就令人矚目。第十二屆世界芒果大會現場參觀點、第十一屆中國旅游電視周旅游電視短片競拍活動啟動儀式、田東芒果文化活動月新聞發布會等重大活動紛紛在此舉行。這些讓那王芒果莊園聲名遠播,更讓游客慕名而來。
“名氣大,人氣旺,財氣盛。”那王旅游開發公司負責人凌朝案說,休閑旅游業的興起,拉動了該村經濟發展。比如,芒果成熟時節,游客紛至沓來采摘芒果,芒果走俏,而且價格比市場價高,增加了收入。
與那王芒果莊園并駕齊驅、比翼雙飛的是百冠芒果生態谷。這里種植了2.1萬畝芒果,其中已掛果1.2萬畝。自2016年以來,林逢鎮黨委、政府先后籌資3000多萬元,扶持百冠芒果生態谷建設智慧農業、觀光亭、農家樂、休憩木屋等設施,將其打造成為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民俗特色文化于一體的旅游景點。隨著設施的完善,該景點的鄉村休閑觀光游越來越熱。
兩個景點一炮打響,一鳴驚人,讓林逢人備受鼓舞,該鎮決定串點成線,擴線成面,連面成體。
于是,整合相鄰的東養村、林馱村、德利村、民族村的芒果資源,打造5萬畝芒果產業示范基地。經過兩年的努力打造,如今成效顯著,百冠芒果生態谷由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三星級升級為四星級,那王芒果莊園由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鄉級示范園升級為市級示范園。林逢鎮整合該基地內的那王芒果莊園、百冠芒果生態谷和占地1200畝,具有果蔬采摘、垂釣、露營等功能的祥樂休閑農莊,創建田東中國(熱帶)農業公園、國家AAAA級景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目前,這3個點已經串聯起來,匯合成休閑農業一日游品牌線路,為田東縣2018年獲評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和“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縣”作出了重要貢獻。
組織+農戶
集群發展讓脫貧致富高效
“既有租金收入,又有打工收入,家庭收入比以前高多了。”一大早,林馱村村民陸秀妹開上摩托車,前往村旁的香蕉園上班。
陸秀妹把自家5畝地出租給田東爾能農業公司種香蕉,每畝每年租金1200元,比過去自己種玉米、稻谷的純收入高,而且到香蕉園打工,每天工錢80元至100元。
陸秀妹打工的地方叫田東爾能農業公司香蕉標準園。據公司老板盧顯飛介紹,該園總投資1800萬元,面積3000畝。每年可以為當地群眾增加財產性收入450萬元和工資性收入400萬元以上。
近年來,林逢鎮踐行開放的發展理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累計引進7家農業龍頭企業,建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走在田東縣10個鄉鎮的前列。
華潤五豐公司投資6000多萬元,建設3000畝的葡萄基地,年銷售收入4500萬元。雄桂牧業公司投資近8000萬元,建設320畝的田東原種豬場,年創利潤4500萬元左右。皇氏乳業公司擬投資2.3億元,建設3000畝、養殖3000頭奶牛的奶牛場。截至目前,已經養殖荷蘭奶牛60多頭。
成立于2015年的民族村泓倡養殖專業合作社,總占地面積80余畝,雞舍共7間,5000平方米。該合作社為49戶農戶統一提供雞苗、技術、銷售等服務,年出欄種雞、肉雞、童雞25萬多羽。在合作社帶動下,已有47戶摘掉了窮帽。貧困戶紛紛點贊:“脫貧致富快,全靠組織帶”“跟著組織走,脫貧不用愁”“組織幫一幫,致富好奔康”。
抓大不放小、大小齊頭并進,是林逢鎮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指針”。在發展龍頭企業的同時,該鎮發展了4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4家家庭農場。其中百冠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獲評為“全國農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這些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做給小農戶看,帶著小農戶干,帶動5600多戶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提升了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為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和農村美起來注入了新鮮血液。
(本刊記者綜合整理)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