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近日,中辦、國辦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分四個階段實施數字鄉村戰略,部署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農村數字經濟、建設智慧綠色鄉村等十項重點任務。通過“填鴻溝”“補短板”“促融合”等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信息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力,讓信息技術連接“三農”,為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提供新動能。
用數字改變農業。近年來,農村互聯網覆蓋范圍不斷擴大,貧困地區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但與城市相比,城鄉“數字鴻溝”依然明顯。實施數字鄉村戰略,通過提升鄉村網絡設施水平、完善信息終端和服務供給,加快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要加大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升農民的數字化素養,培育信息時代新農民,讓廣大農民盡快用好手機這個“新農具”。各地要圍繞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從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各環節加快數字化改造,打通價值鏈、重構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數據驅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提檔升級,讓農產品賣得出、賣上好價錢,特別是貧困地區要用好電商平臺,搭建起“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橋梁,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貧困群眾的腰包鼓起來。
用數字改變農村。要以數字化全面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推進“互聯網+黨建”,加快建設農村基層黨建信息平臺,完善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深入推進黨務、村務、財務網上公開,暢通社情民意。不斷推進民生領域信息化應用,拓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就業、社保、旅游、社會治安領域的廣泛應用,加快推廣“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改革模式,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推動政務服務實現網上辦、馬上辦、少跑快辦,讓群眾辦事更加高效快捷。推進智慧綠色鄉村建設,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數據采集與利用,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高清遠程視頻監控系統,探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監測,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全面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用數字改變農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補齊鄉村公共服務“短板”,不斷提升農民數字化生活水平,讓更多農民學網、懂網、用網。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農村地區普遍建立網上服務點,依托信息進村入戶和益農信息社,建設智慧鄉村,提供“互聯網+”教育、醫療、交通、娛樂等公共服務,豐富農民數字化生活服務內容,提升農民數字化應用能力,讓廣大農民群眾分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在繁榮發展鄉村網絡文化方面,要加強農村網絡文化陣地建設、加強鄉村網絡文化引導,讓農民有更多可看且質量更高、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內容。不斷提升農民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讓農村留住人才,留住鄉愁,吸引越來越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民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不斷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一步一步變為美好現實。
農業農村數據資源最為豐富,數字農業農村發展需求最為迫切,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創新空間最為廣闊。我們要遵循信息化發展客觀規律,立足國情農情,加強實踐創新,加快信息化發展,整體帶動和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確保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數字鄉村,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