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推動耕地小塊變大塊 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廣西壯族自治區糖料蔗基地建設調查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陳章全 朱鐵輝 樓晨 宋昆 字號:【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我國西南巖溶地區,山地丘陵面積占73%,坡耕地面積大。2015年國家發改委、農業部聯合印發實施《糖料蔗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2015-2020年)》,支持廣西建設500萬畝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以下簡稱“雙高”基地)。廣西以“雙高”基地建設為契機,整合各方面資金,實施耕地整理,實現“小塊變大塊”,推進“一戶一塊地”調整,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標準化機械化生產,轉變了農業經營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通過“小塊并大塊”完成的“雙高”基地建設435.61萬畝,占比達100%,整合前共442.25萬塊,整合后并為43.78萬塊,平均為十并一。“雙高”基地綜合機械化率達67.08%,其中機耕率99.62%,機種率75.66%,機收率15.11%;種植良種率達100%,糖料蔗單產7.15噸,平均每噸甘蔗生產成本降低100~150元,每畝甘蔗可增收800~1200元,引領全區2000萬蔗農脫貧致富,促進了農業農村現代化。

  主要做法

  廣西的“雙高”基地建設與土地整理、甘蔗生產經營管理、產品銷售等全鏈條結合起來,與農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以農民合作社或農業企業、種植大戶、制糖企業為實施主體,提高組織化、機械化、良種化、標準化生產水平,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雙高”基地建設。縣農業部門會同鄉村兩級,在全縣“雙高”基地建設規劃基礎上,以村為基本單元落實“雙高”基地建設土地整治項目。村委會把項目涉及耕地的農戶以并戶聯營模式組建合作社,由合作社來承擔“雙高”基地建設。

  合作社負責組織土地整治項目實施。合作社選出7~9人負責相關工作,首先做好群眾工作,把農戶分散多處的土地統一納入整治項目,委托有資質單位開展勘察設計,編制設計圖紙。合作社自主或委托專業公司實施項目。有實力的合作社,按照初步設計圖紙施工,自行組織實施土地整治工程和道路修建。自身實力不足的合作社,在縣農業部門和鄉鎮指導監督下,選擇專業公司實施項目,并參與到工程建設監理公司中現場監督。

  農村集體組織完成承包地重新調整。首先合作社根據初步設計圖紙,組織農戶通過抽簽方式在圖上分整治后的連片大地塊。土地整治項目竣工后,合作社再組織農戶根據在圖上抽簽分地的排序,結合實地實際測量面積依序號按比例(原承包地統計面積與整治后實際面積之比)一次性連片分足各戶耕地(一戶一塊地),實現小塊變大塊。

  合作社或農業企業、種植大戶等統一組織生產與銷售。合作社根據重新分配后耕地面積,流轉土地或統一組織購置甘蔗良種及化肥等農資,統一組織機械化播種,統一生產管理,統一與榨糖廠簽訂甘蔗銷售合同交售成蔗。合同明確甘蔗質量及價格水平,并組織機械化收割,完成向糖廠銷售。

  “雙高”基地建設“小塊并大塊”,土地整治工作將農戶分散在四處的零散小塊耕地集中起來并成大塊耕作,減少了邊界糾紛和耕作糾紛,一些久拖未決的矛盾糾紛也在“雙高”基地建設過程中得到有效解決。“雙高”基地建設是一項惠民工程,能充分尊重群眾意愿,最大限度維護農民利益,能夠促進土地流轉,使農戶土地集中連片經營,能完善路網水利建設,保障水資源灌溉,實現規模發展,降低投入成本,增加產出收入,為農民增收致富創造條件。

  小塊并大塊有利于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近期,我們對廣西“雙高”基地項目建設進行專題調研,召開了湖南、廣東、廣西、云南4省區農業、農發、糖業等有關部門同志參加的座談會,認真聽取地方領導、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的意見,并和他們進行深入交流討論。大家認為,在農田建設中實施“小塊并大塊”,推進權屬調整,新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已明確“三權分置”法律規定,對承包地調整、土地流轉等都有明文規定,農村基層組織已有法可依、有據可定。全國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完成,農戶已吃下“定心丸”,可以確權頒證數據為基礎,通過確權確地、確權確股等方式保障農民權益和收益,有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一戶一塊地”改革,開創一種新的農田建設模式,能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全國農田建設中,廣西坡地多、耕地破碎,“雙高”基地建設難度較大。因此,廣西在農田建設過程中成功推進小塊并大塊實施“一戶一塊地”改革,對全國大部分地方農田建設都有借鑒作用。一是建立新的農田建設工作推進機制。農田建設中農村集體充分發揮土地所有權主體作用,村集體組織動員集體成員以承包權入股組建土地合作社。土地合作社既是農田建設主體也是受益主體,整治后的收益和它們息息相關。為此,合作社主動組織農戶簽訂合同,積極請求政府安排“雙高”基地建設指標,既加快了農田建設進度,又推進了基層組織建設。在廣西已建成的435.61萬畝“雙高”基地中,土地合作社作為整治建設主體完成的有343.3萬畝、占78.8%;全自治區年度完成建設任務從組建合作社前的50萬畝增加到130萬畝。二是建立起新的農田建設投融資及經營模式。在農戶層面實現了集中連片,便于規模經營主體開展經營活動。一些制糖企業看好農田整治,先行墊付部分建設資金,交由技術實力強的種植企業實施“雙高”基地建設,種植企業與當地村民簽訂用工協議,建立用工關系。合作社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通過這種“制糖企業+種植企業+合作社”的模式,做到了“制糖企業帶動農民租地”和“種植企業帶動農民增收”。三是推進村民自治實踐。土地合作社選舉組建農民監理隊伍,進入施工現場配合專業監理人員對在建各個工程節點進行監督,保證了驗收工作標準公平、過程公開、結果公正。推進了推選監理人員和監督工程實施的自治實踐。四是培育農村人才。“雙高”基地建設需要很多組織協調工作,需要一定的工程建設知識,需要高水平的生產經營管理能力,各地的“雙高”基地建設以村屯帶頭人為“領頭雁”,他們或流轉土地,或組織農民成立合作社建設“雙高”基地,牽頭推進實施項目建設。“雙高”基地建設培育出一批責任心強、有頭腦、有魄力、敢闖敢干的能人。

  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小塊并大塊”后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以前的農田建設只實現了項目區耕地集中連片,“小塊并大塊”后“一戶一塊地”實現了農戶承包地集中連片,能有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切實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一是促進經營規模化。廣西“雙高”基地建設中,將442.25萬塊土地合并為43.78萬塊地,地塊數減為原來的1/10,建成面積萬畝以上片區28個。依靠“小塊并大塊”、經營權流轉等,甘蔗種植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基地片區相對集中連片面積達到200畝以上。二是推動種植良種化。規模經營主體普遍采用高產、高糖、抗逆性強、宿根性好的糖料蔗品種及脫毒健康種苗。三是推動生產綠色化。普遍應用地膜覆蓋、蔗葉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等先進適用技術,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品施用,實現生產過程綠色化。四是加快農業機械化。基地單幅地塊坡度控制在13度以下,配套建設田間灌溉系統、田間道路和生產道路,能滿足大中型農機作業和運輸需要。基地糖料蔗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7%的高水平。據自治區初步統計,樣本點平均畝產達7.15噸,平均糖分達14.53%,實現了預期建設目標。項目建設后平均每噸甘蔗生產成本降低100~150元,每畝甘蔗可增收800~1200元。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推進“小塊并大塊”

  “小塊并大塊”需要進行大規模土地整治和農田水利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明確到2022年全國建成高標準農田10億畝。新時期的農田建設工作,適應機構改革后的新形勢,緊密結合“三權分置”改革需要,推動“小塊并大塊”,實現“一戶一塊田”,并把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作為農田建設、監管、管護主體,實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結合,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把“一戶一塊地”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目標。貫徹落實中央推動機構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戰略意圖,加強農田建設中的權屬管理,把農田整治作為深化“三權分置”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加快修訂完善相關法規,把承包權調整作為農田建設的目標選項,農田建設的同時推動“一戶一塊田”改革、處理好“三權”關系,重點是強化所有權,更好發揮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制度優勢,在保障承包權的同時適當弱化農戶對特定地塊的承包權,在放活經營權的基礎上實現集中連片耕作。對調整權屬后的高標準農田,優先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優先納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并提供后續政策支持。農田整治“小塊并大塊”后耕地面積一定會有所增加,允許新增耕地面積作為占補平衡指標納入交易,所獲得收益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和金融機構參與農田整治。

  積極探索把新型經營主體作為農田建設實施主體。從規劃編制到初步設計、從項目施工到竣工驗收,直到項目建成后運營維護,均充分吸納集體經濟組織和新型經營主體參與。規劃編制既要結合流域區域、地形地貌等客觀實際,又要充分尊重農戶意愿,以村為基本單元規劃項目。凡規劃內項目區農戶積極性高的優先安排實施,做到“規劃安排引領項目安排、由項目實施推動規劃實施”,確保項目早審批、早施工、早竣工。有條件的地方,項目建設可實行先建后補機制,支持土地合作社實施;對投資規模較小、技術要求不高的田間工程,可直接委托合作社負責實施。引導土地合作社參與工程監管和項目竣工驗收,以確保工程質量。切實解決好農民游離在國家投資建設項目之外,政府壓力大、農民不滿意問題。

  制定簡約高效的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適應機構改革后農田建設管理職能調整的需要,抓緊制定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并突出以下特點:一是強化縣級規劃項目儲備功能,按照流域或區域構建項目,把建設任務落實到田塊,增強規劃操作調控功能。二是實行簡約管理程序,依據規劃年度任務,從規劃儲備項目中,直接選擇項目做好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確保前期工作到位,縮短項目建設期限。三是合理下放審批權限,減少行政審批程序。發揮地(市、州)級直接與基層打交道、技術力量有保障的優勢,壓縮申報審批時間,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四是明確初步設計編制中需征得項目區農民及其集體同意,確保項目順利落地。

  實行切合實際的建設標準和定額。我國不同區域自然條件不同,農田建設內容與投資差異大,需確定不同的建設標準及定額。根據前期研究結果,宜按地域特征在全國劃分東北、華北、西北、西南、東南等5大區,每個大區再細分二級類型區,對每個二級類型區針對性地研究提出建設標準,并指導地方制定分省建設標準及定額。

  加強人才隊伍培訓。機構改革后,原來從事農田整治工作四部門并一部門,人員將大幅度減少,任務量倍增。因此,亟需強化對農田建設隊伍的培訓。一是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標準、培訓模塊和培訓課程,著重更新各級干部理念、提高政策水平。二是加強技術標準培訓。分區域、分對象、分批次,組織業務骨干、新型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人員等開展培訓。三是注重典型總結與示范作用。總結各地建設模式和建設思路,把先進地區建設經驗向全國推廣。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