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沉睡”中的農村宅基地資源亟待盤活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楊俊 字號:【

  農村宅基地具有生活和生產雙重功能,農村宅基地問題面廣量大、情況復雜,涉及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村基層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之一。2019年春節我回到闊別已久的湖北仙桃老家。在此期間,利用走親訪友的間隙,就當前社會各界比較關注的農村宅基地問題,專程前往我三伯所在村子進行走訪調研,了解了一些情況,發現了一些問題,引發了幾點思考。

  農宅閑置情況普遍存在

  三伯所在的彭場鎮七里村,昔日曾是有數百戶人家居住的大村子,走進村里發現,雖然已是春節,但村里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熱鬧,略微顯得有點蕭條。無論是新宅還是舊居,有好多屋子大門緊閉,看不見人影,更有部分農房房前屋后雜草叢生,顯得破爛不堪。我不免覺得有些奇怪。三伯告訴我,春節這幾天村里人還算多的,平時除了一些老人小孩,根本看不見人影。聊著聊著,我們的話匣子漸漸打開了……

  七里村以傳統種植水稻為主,未發展起像樣的特色主導產業,由于種糧效益太低,因此大量農民進城務工,不少人選擇到城里居住,農宅閑置的情況在村里已很普遍,一些農宅閑置的時間有三四年甚至七八年以上。春節期間,好多在城里定居的村民把留守在家的老人小孩也接到城里過年,因此便出現了上述情景。

  三伯常年在城里和兒子兒媳一起居住,只是偶爾回村里看看,他村里的房子也常年空著。他領著我看了看他家的宅基地,我估計了一下,房前屋后足有100多平方米。這塊宅基地上不僅蓋有二層小樓房,還有庫房、廚房、廁所、豬舍等輔助用房,不過目前都處于閑置狀態。我半開玩笑地說:“這些不動產若在城里可就值錢了。”三伯不免覺得有點可惜,但也流露出一絲無奈:“農村的房子不像城里的房子,自己不住的話可以出租出售,但農村的不行。”三伯還告訴我,村里像他這樣情況的估計有一半以上。放眼望去,頓時感到村里大片宅基地上一座座閑置的農宅儼然成了“沉睡”中的資源。

  盤活宅基地資源受到諸多限制

  與三伯一邊拉家常,一邊聊起了他家閑置農房利用問題,隨著交談的逐步深入,我了解到目前想要盤活這些“沉睡”中的資源絕非易事,主要由于農村宅基地有效利用方面存在諸多制約因素。

  一是宅基地轉讓受限制。農村宅基地的性質屬于農村集體所有,按現行法律法規規定,農民對自己依法獲得的宅基地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置權,不能進行轉讓。除了本村內相鄰戶間的調劑和父母與子女間因分家立戶經批準后由村委會重新安排而發生的流轉外,沒有其他形式的流轉。由于宅基地不能通過市場途徑流轉,大部分農民進城后,農村的房子只能閑置。

  二是缺乏有償退出機制。由于宅基地使用權僅限于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流轉,同時村集體也缺乏有償收回宅基地使用權的機制,導致對宅基地真正有需要的主體不能通過市場化渠道轉入宅基地使用權,從而使宅基地難以體現其市場價值,農民也因此缺乏轉出空閑宅基地的積極性。由于農宅財產權無法實現,越來越多的農民因外出經商、務工、遷居進城等原因,其住房和宅基地不得不處于長期閑置狀態。

  三是農民法律觀念淡薄。一些干部、群眾不懂得個人只享有宅基地使用權,而不享有所有權,片面認為土地是集體的,我建房后土地就變成我的了。有的群眾觀念滯后,總認為老宅基地是祖上傳下來的,新房建起來了,老房也不愿意拆除。有些在外務工人員,現已常年居住在外,家中還有老房子,村里搞規劃時,涉及這些人員的老宅基地,他們以種種理由不愿拆除舊房,致使這些宅基地長期閑置。

  幾點思考

  農村宅基地資源仍在“沉睡”成了包括七里村在內的廣大農村地區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但目前宅基地的開發利用只能在現有制度框架內進行。基于此次調研,筆者認為應加快推動宅基地有效流轉,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償退出機制,既讓閑置宅基地發揮其應有作用,又可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在此,談幾點粗淺的想法。

  盡快完善宅基地流轉的相關法規政策。目前,國家對農村宅基地使用權采取的是有限制流轉的做法,即在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內部流轉,并嚴格禁止農村居民的住宅和宅基地在城鄉居民之間流轉。根據《物權法》和《擔保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不得用于抵押。根據“房地合一”“地隨房走”原則,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也不能用于抵押。盡管各地宅基地流轉的做法不一,但都面臨一個共性的問題,即缺乏上位法的支持。因此,應盡快修改、出臺相關的宅基地法規政策,把宅基地流轉問題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適當擴大宅基地流轉對象范圍。目前,各地宅基地確權頒證工作已基本結束,為農村宅基地的有效流轉奠定了一定基礎。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到城鎮居住,也有部分城市居民愿意到農村落戶、創業。為此,應適當擴大宅基地流轉的范圍,允許到農村就業創業的城鎮居民租賃宅基地,以提高閑置宅基地的利用率,這樣既有利于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也有利于新型城鎮化的推進。為了保證農民的利益,可以規定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權。

  創新宅基地流轉利用方式。采取區別對待、因宅施策的辦法,實現宅基地資源最大化利用。對于已經落戶城里及有城里落戶意愿的農民,可將他們在農村的農宅采取村集體予以適當補償的辦法鼓勵其拆除。對一些條件較好的農宅,可在創新流轉制度上做文章,實行農村宅基地公平置換原則,通過適當補助鼓勵農村危房改造對象購買已無返鄉可能的農民的房子,這樣既能解決貧困戶的住房問題,改善生活條件,又能使農村的閑置資產得到充分利用。對于一些位于交通相對便利、有旅游開發前景的農宅還可以鼓勵開辦民宿,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觀光等經營活動,讓荒廢的宅基地重新上崗。一些條件較好的村還可從實際需要出發,適當利用村集體資金購買或租用閑置房,用于興辦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活躍農民文化生活。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