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于“三農”工作來講,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這一年,是中國農村改革40周年,我國農業生產、農村面貌、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年,設立了“中國農民豐收節”,黨中央對億萬農民群眾的深切關懷鋪滿大江南北;這一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變化,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不凡的成績:糧食再獲好收成,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開局良好,鄉村建設邁出新步伐,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三農”持續向好的形勢進一步鞏固。
明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交匯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做好當前“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切實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突出抓好“三農”工作各項硬任務的落實,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要充分認識做好當前“三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結構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經濟形勢越復雜,越要穩住“三農”,“三農”這個基本盤的穩定始終是我們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揮好農業農村的“壓艙石”作用。
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要牢固樹立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并將其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方針,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進行了強調,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又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討論稿)》,這一系列決策部署,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導向。當前我國社會中最大的發展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發展質量效益競爭力不高,農民增收后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弱,城鄉差距較大等問題依然突出。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在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四個優先”要求能否落到實處,直接關系到“三農”這個基本盤能否穩住,關系到農村工作硬任務能否如期完成,關系到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能否實現,關系到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能否贏得主動。
穩住“三農”這個基本盤,要切實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作為最基礎的產業、最廣闊的區域、最多數的群體,農業不能拖后腿、農村不能掉隊、農民不能缺席。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現農民收入翻番等到2020年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擺到突出位置,集中力量推進,全力以赴落實。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中央賦予農業農村部門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動“三農”工作等新職能新任務,全面謀劃,找準突破口,迅速打開工作新局面。要把按時保質完成“大棚房”清理整治任務,毫不松懈做好非洲豬瘟防控等黨中央國務院有明確要求的急事難事,放在優先位置,抓緊抓實抓到位。要扎實做好鄉村規劃建設和社會治理各項工作,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加強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農村工作隊伍建設,發揮好農民主體作用,提高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征程上邁出新步伐。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堅信,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上下的鼎力支持,有農業農村系統的接續奮斗,有廣大農民群眾的辛勤勞作和創業創新,發展農業、造福農村、富裕農民的“三農”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