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重慶南川“三化四清五改”改善人居環境 提升村莊“顏值”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沈立宏 字號:【

初冬,天空下著細雨,走進重慶市南川區大觀鎮金龍村,別致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硬化的路網四通八達,污水垃圾治理有序,家禽圈養,金龍村環境的蛻變,源自持續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首批重慶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點、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環境的改善帶來一連串的榮譽。

近年來,南川區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村向鎮拓展,在整治過程中,不毀田園建公園,給大自然“種綠”,為好生態“留白”,構建了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水墨鄉村格局。通過“三化”“四清”“五改”等整治措施,在提升村莊“顏值”扮靚氣質的同時,也留住濃濃的美麗鄉愁。

示范帶動
村容整潔環境美

環境是一個村子的臉面,推進鄉村振興,環境整治自然不能掉隊。如何讓整治工作更有效?讓整治效果更長久?

金龍村充分激發村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大家在思想上從“要我改變”轉向“我要改變”,在改善環境的路上,不讓一個院壩“掉隊”。

為了讓村民養成良好的清潔衛生習慣,2017年4月,金龍村“兩委”決定將垃圾整治和畜禽糞污、村容村貌等環境整治結合起來,開展系統整治。

通過召開黨員干部會、村民院壩會及村干部入戶宣講等方式,提高村民思想認識。針對群眾文明習慣改變難、思想接受慢實的際情況,建立起鎮、村、社三級網格治理體系,對房前屋后院壩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

在金龍村,家家戶戶門前都放著3個垃圾桶,上面標著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村里的垃圾箱也進行了分類。

為徹底改變村民亂扔垃圾的習慣,村里建立了垃圾收運、垃圾分類及循環利用機制。村民們先將垃圾分門別類投放進垃圾桶里,再將桶中的垃圾倒入附近垃圾箱,由鎮上的垃圾車進村清運,將垃圾統一送到鎮里壓縮式垃圾中轉站集中處理。

為了充分調動村民垃圾分類處理的積極性,村里通過積分獎補形式,村民將可回收垃圾交收運員登記,集滿一袋記一分,每季度累計分數換取肥皂、掃帚等生活用品。村里還設立了鄉村喇叭、清潔衛生評比制度,實名播報村民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

2017年8月,金龍村被納入市級示范片區進行重點打造。“在示范片區,我們主要從‘三化’‘四清’‘五改’三個方面,實現了農村‘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金龍村黨支部書記羅春蘭說。

“剛開始搞整治那年,村民沒幾個支持的。”羅春蘭說,她第一次到朱家大院宣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時,跟村民說錢由政府出,村民不需拿錢,大家都不相信。

據了解,近三年來,南川區累計整合各類資金5.5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3046戶,完成改廁10467戶,全區行政村道路通暢率、農村居民入戶通水率均達到100%。創新實施“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區處理”的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模式,處理率達到78%。

傳承文化
鄉風文明素質美

近年來,大觀鎮圍繞解決“參與程度不高”“陳規陋習難改”等關鍵問題,堅持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相結合,調動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通過開展農村居民文明素質提升行動,創新實施村民積分制管理,持續開展潔凈家園、鄉賢議事、知禮明德、志愿服務、家風傳承、文明旅游等“六大行動”,采取“道德講堂”“夢想課堂”“壩壩講壇”等形式,傳播現代文明知識,引導農民改掉落后生活習慣。

“勤勞一日,一夜安眠。勤勞一世,一生幸福”“固守穩健,謹慎行事”“善待父母,等于善待自己”……走進金龍村朱家院子,村民家門口都張貼著諸如此類的家訓。

家訓孕育好家風,這樣的故事在金龍村并不鮮見。羅春蘭介紹,村里結合“家風潤萬家”系列活動,引導村民立家訓家規,以成年禮、老人拜壽禮的形式傳家禮。由“新鄉賢”和村內德高望重的老人參照各家意愿共同制定了家訓并貼到每家每戶的墻上,如春風化雨般感化著村民。同時,結合“我們的榜樣”評選,設置善行義舉榜,讓村民學習榜樣,讓良好家風文化傳承下去。

環境變美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心里也增添了一股平和、安詳氣韻。這里院落道路硬化到戶,每家每戶都有自己專屬的小庭院,田地周圍的籬笆也成了一道獨特的鄉村景觀。村民服務中心、衛生室、農家書屋、農村電商服務站、文體活動場所、公廁、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淳樸民風也孕育了良好的新風尚。村里選擇了一批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的代表組成農民講師團,定期傳授文明禮儀知識、生產生活技能等。同時創辦講習所,與夢想課堂有機結合,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深入挖掘特色民間藝術,定期開展“壩壩舞比賽”“創業技能比賽”“清潔衛生評比”等。

農旅融合
創業增收生活美

南川區創新人居環境整治的思路和做法,引進休閑農業項目,統一推進基礎設施改造和生態環境打造,將農戶房屋改造和庭院環境改善納入統一規劃,實現以項目帶動農戶加入人居環境改善。

大觀鎮處于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域,區位優越、生態良好,是南川北部人口規模最大、經濟實力最強、輻射范圍最廣的鄉鎮。近年來,大觀鎮加快培育“現代農業大觀園”特色產業體系,實現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打造了藍莓、香草、薰衣草、荷花、中藥材、百合等10個千畝產業園。

“作為重慶鄉村旅游的一朵金花,以《紅樓夢》大觀園的文化底蘊,策劃包裝鄉村旅游‘十二金釵’,每月每季都推出賞花節慶活動,豐富自然觀光、農事采摘、農家吃住等鄉村旅游體驗,培育提升大觀、黎香湖、木涼、興隆、河圖五個鄉鎮的特色鄉村旅游項目。”南川區農工委委員、區農委調研員馮光輝向記者介紹。當地許多農民以此為契機,向當地村委會和大觀鎮政府申請,把自家住房改造成農家樂,發展起了鄉村旅游。

距離金龍村不遠的中江村,距大觀集鎮4公里,這里有萬畝油菜花、千畝荷花,是重點打造的鄉村旅游村。去年,中國重慶“十二金釵大觀園”暨第一屆鄉村旅游文化節在大觀鎮舉辦,中江村成了市民旅游賞花的圣地,節假日很多游客來到這里攝影、賞花,吃住都在農家樂。

2016年,編導專業畢業的90后大學生盧廷瑤通過本土人才回引培養政策來到了中江村。她思維靈活,在全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農民素質提升等方面做了不少實事,獲得了村民的信任。今年7月,村民選舉她為村黨支部書記。

“我們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完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鄉村旅游、成立旅游專業合作社等模式壯大集體經濟,成功摘掉‘空殼村’帽子。”盧廷瑤說。

據了解,近3年來,大觀園游客接待量超過18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總收入超過40億元,鄉村旅游帶動特色農業、文化、商貿服務業持續增長,增速達20%以上。

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就業,2017年,現代農業園區流轉集體土地近2萬畝,支付流轉資金約1400萬元,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600余個就業崗位。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