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細定地 上設施 統收費——北京市推進農業高效節水工作掠影
時間: 來源:農村工作通訊-中國農村網 作者:李銳 字號:【

水,生命之源。資源性缺水,是制約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2017年7月,為深入貫徹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城市發展原則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北京市形成集水務、發改、財政、農委等十個相關政府部門為成員的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兩田一園”高效節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圍繞高效節水工程建設、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方面,統籌開展工程節水、管理節水、農藝節水、科技節水,專職推動北京市農業高效節水工作。

北京市“兩田一園”高效節水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工作人員王茜告訴記者,《北京市推進“兩田一園” 高效節水工作方案》確定了“細定地、嚴管井、上設施、增農藝、統收費、節有獎”的節水新模式。即:細定地,落實“以水定地”,實現農業用水總量負增長,總量控制在5億立方米左右,劃定糧田84萬畝、菜田62萬畝以及鮮果果園100萬畝農業生產空間布局;嚴管井,對農業灌溉機井實施嚴格用途管控、嚴控機井數量、嚴格水量管理、嚴格計量管理等“四嚴”管理;上設施,對籽種、蔬菜、果樹配套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設施,不同種植結構采用不同節水設施;增農藝,采取農田集雨保墑、蓄水保墑、水肥一體化等實用技術,充分利用雨水資源;統收費,根據各區實際情況確定農業用水水價,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節有獎,根據用水戶節水工作開展情況及節水數量、考核結果發放節水獎勵資金。

減少耗水作物種植,增加節水灌溉設施

2018年11月底,冬風已至,北京郊區大地一片荒蕪。在順義區趙全營鎮萬畝立方米示范區,10厘米高的冬小麥為大地增添一絲綠色。這是北京市為數不多的大規模示范麥田。

北京市以“調結構、轉方式”從源頭上對大水漫灌進行控制,對大水漫灌易發的高耗水冬小麥等大田糧食種植區,圍繞地下水嚴重超采區綜合治理,持續調減種植面積。據統計,2017年,北京市糧田種植面積100萬畝,比2013年減少74萬畝,減少43%;2017年冬小麥播種面積為14.2萬畝,比2013年減少30多萬畝,2018年冬小麥播種面積進一步減少,約為10萬畝左右。

北京興農天力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在萬畝立方米示范區流轉土地種植冬小麥、夏玉米,已經給冬小麥澆過上凍水,指針式噴灌機停止了工作。在理事長陳領看來,大田節水設備的使用,讓種田變得更簡單、更省力。“像眼前的140畝小麥地塊,人工澆水的時候需要3個人澆5天,而有了噴灌機,一個人只要打開噴灌機就自動澆水,最快四個半小時完成。同時,與傳統大水漫灌、人工施肥相比,根據根系長度噴灌施肥,減少了肥料的滲漏,保守說可節肥50%以上。”陳領說。

北京市水務局高級工程師馬志軍介紹,北京市推動農業高效節水工作,在大田種植上推廣噴灌,設施種植上推廣以微灌為主。在小麥種植的地塊,根據地塊不同配套指針式噴灌機、地埋伸縮式噴灌、移動式噴灌機等不同的噴灌設備。一套指針式噴灌機設備30萬元,雖然一次性投資高一些,但使用壽命非常長,可達二三十年,核算到每年的費用就不高。原來一畝小麥耗水需要180立方米,用了噴灌機畝耗水不超過百立方米。

“順義區劃定‘兩田一園’高效節水面積31.77萬畝,2018年施工10萬畝,投資2.8億元,已經安裝了500多套滴灌、噴灌節水設備。”順義區水務局農業節水項目辦公室主任殷成福說。

在北京市“兩田一園”辦的調研報告中發現:對實現土地集約化經營的小麥種植區,房山區竇店鎮竇店村600畝麥田采取大型平移式噴灌機、固定管道式噴灌,通州區漷縣鎮黃廠鋪村1312畝麥田采取中心支軸式噴灌機、移動管道式噴灌,順義區趙全營鎮新天地農業合作社1000畝麥田采取中心支軸式噴灌機、固定管道式噴灌、移動管道式噴灌,有效控制了大水漫灌現象的發生。

精準灌溉顯現成效,節水節肥降低成本

當前,以“兩田一園”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為載體,北京市大力推廣噴灌、微灌等精準灌溉技術。

北京炫美種植基地的花卉種植溫室里,迷你玫瑰、迷你仙客來等小型盆栽花卉在苗床上生長,暖意融融的溫室飄著縷縷花香。有著多年花卉種植經驗的王浩看著現代化的種植條件深有感觸:“前些年種植花卉,一個個花盆都在地上擺著,澆水、施肥用水槍一盆盆澆,大部分水都流到地上,水流失嚴重。水里帶著肥料,基地種植了1.1萬平方米的花卉,僅肥料一項一年就損失5萬元。”

2017年,“順義區2017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項目縣項目”為基地新建的兩個溫室配套建設了節水灌溉設施,包括潮汐板和移動苗床、自控設備、電磁閥、雨水收集池等。

“現在,基地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采用潮汐灌溉方式。水肥進入苗床,漫過床底5厘米高,以潮汐方式洇濕花卉,花卉浸泡五六分鐘,水又回到水肥池里,一次水肥工序只需十幾分鐘。而且,以前一盆花每次澆水200克,而現在只需100克。不僅如此,以前在地面上盆栽種植花卉,留出過道方便工人作業,有20%-30%的使用面積損失。現在花卉搬上了可移動苗床,只需要留出一條過道,增加了土地使用率。”王浩說。

根據測算,2000平方米的花卉種植溫室,每天澆水需要4個人,現在只需1個人就可完成農事作業。按照設施用水一畝地500立方米水的限額,基地一年用水指標是1.5萬立方米,預計全年用水量在6500立方米。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孟凡玉告訴記者,2018年,北京農業節水緊扣綠色生態這一主線,圍繞節水提質和節肥增效2個核心目標,集成示范推廣3種模式16項農藝節水技術,100個高效節水技術示范區共節水256.4萬立方米。其中,設施農業示范以微灌施肥為核心,配套地膜覆蓋、高效灌溉制度、灌溉自動控制和設施膜面集雨補灌等技術的微灌施肥技術模式,80個示范區畝均節水73.1立方米;生態糧田示范以噴灌施肥為核心,配套節水品種、高效灌溉方式、抗旱抗逆制劑、測墑灌溉等技術的噴灌施肥技術模式,12個示范區畝均節水37.5立方米;旱作農業區示范以搶墑播種為核心,配套抗旱品種、長效(緩控釋肥)一次底施,深松保墑、集雨補灌、(生物降解)地膜覆蓋等技術的綜合節水技術模式,8個示范區畝均節水23.2立方米。

北京市設施農業、矮化密植果園、大部分觀光采摘園以及集中連片糧食作物生產主要采取微灌、噴灌或小管出流等灌溉方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2013年的0.701提高到2017年的0.732,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實行水價綜合改革,創新用水建管機制

在傳統觀念里,農業用水是免費的,只花電費就行。

水務部門建,農業部門用,建與用之間有脫節的現象;多個部門修建水利設施,各管各的,出現了“九龍治水”的情況;水是免費的,到底有多少水資源被浪費了,沒人計算過……

諸多問題擺在眼前。2014年,房山區作為全國80個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區,建立了“農業水量總控、提補獎相結合”的改革創新模式。新模式包括四部分內容:一是總量封頂、限額管理。每年將農業用水總量控制指標下達到鄉鎮,通過農業用水管理平臺,分解到村、到戶。二是協商定價、超限額加收水資源費。在政府指導價范圍內(限額內每立方米不超過1元),全區260個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按照“一事一議”的方式進行協商定價,超限額的一律按每立方米1.5元收費并加征水資源費。三是“三補一獎”、鼓勵節水。智能計量設施安裝由政府補貼;區財政安排700余萬元補貼農業節水設施基本維護;改革1100名管水員隊伍,創設片級和村級兩級管水員制度;限額內每節約1立方米水獎勵1元。四是科技支撐、精細管理。充分利用“互聯網+”,建成農業節水智能管理平臺,全區2861眼農業機井計量設施全面上線,指導農戶實行精準灌溉。

“水價綜合改革重點解決了用水計量和后期管理。”房山區水務局總工程師于占成介紹,水價綜合改革的突出特點是水量計量,時時監控。在機井管道上安裝超聲波流量計,采集水量數據,通過遠程傳輸數據到農業節水灌溉智能管理平臺,綜合監測土壤墑情、氣象數據、地下水動態及機井抽水量,實現對農業用水的實時監控和管理。

高立娟是順義區木林鎮王泮莊村的一名管水員,她每天的工作是查看村級農業智能節水灌溉系統平臺運行情況、在平臺上填報數據、巡查機井房、查看管道設備。“平臺可以監控到村里的54眼農業灌溉井,哪一眼井是哪個用水戶用,用水多長時間,用量多少,一目了然。”高立娟說,順義區農業用水的指導價是每立方米0.65~1元,王泮莊村“一事一議”,按照規定將限額內水價定為每立方米0.8元,超出限額的大田用水征收每立方米0.08元水資源稅,設施和果樹征收0.16元水資源稅。在限額內節約一立方米水獎勵0.3元。

2017年,王泮莊村收水費39萬元,用水51萬立方米。截至2018年11月22日,王泮莊村收水費23萬多元,用水量38萬立方米,農業用水總量逐漸減少。

在推進農業高效節水過程中,順義區創新機制,實施“兩田一園”農業節水建管一體化PPP模式,皆在構建投資主體多元、設施產權清晰、管理責任落實的現代化農業節水工程體系,同步實現節水效果持續、地下水采量壓減、農民收益提升等目標。

2018年2月,順義區水務局將“兩田一園”范圍內已建成的11.36萬畝節水設施運營權移交給北京京順水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公司總經理竇猛介紹,項目公司根據北京市相關運維標準,編印項目維護手冊,在楊鎮、北務鎮、趙全營鎮分別設立項目部,每個項目部配置管理和技術人員,建立常用物資儲備庫。設立24小時運維服務熱線,隨時解決用戶反映的問題。

“2018年,項目公司完成了10萬畝高效節水面積的建設目標,明年預計建設4萬多畝高效節水地塊,力爭在明年年底提前一年完成項目建設總目標,使得順義區‘兩田一園’劃定空間全部實現建設、運營、管護一體化。”竇猛說。

2017年,北京市農業用水5.07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12.8%,已經提前實現2020年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在5億立方米左右的目標。與2013年相比,農業用水總量下降了2.25億立方米,農業灌溉用水總量下降了1.47億立方米。

到2020年底,北京市在“兩田一園”范圍內將構建起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管理、運營體系;實現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全覆蓋;全面實施農業灌溉用水限額管理,實現全計量、全收費;“兩田一園”灌溉新水總量降至每年4.5億立方米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75以上。

責任編輯:蔡薇萍
    
中國農村雜志社| 關于本網| 版權聲明| 期刊訂閱| 免責條款| 廣告招商| 聯系我們|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 新聞熱線:010-68251888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電話:12321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郵箱:crnewsnet@126.com 技術支持:北京睿思鳴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北京鑄京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