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國墾第一場”寧安農場有限公司沒有因為疫情而耽誤生產,300棟溫室大棚里70余萬棵西紅柿、彩椒、黃瓜等菜苗已“名花有主”,即將“嫁”入周邊地區的蔬菜基地。
在當前搶農時抓春耕的關鍵階段,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管理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奏響了激越嘹亮的春天交響曲。
精準服務要跟上還得跟好
周忠濤是北大荒集團八五零農場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區第二作業站旱田種植戶,這幾天忙著整修機車。如何在庫恩播種機上加裝播種單體,難住了他。此時,農場農機科工作人員網絡農機培訓課開播了,“隔空”幫他完成了播種單體的加裝。
“疫情當前,春耕生產不能耽誤。服務必須跟得上,還要跟得好。”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農業發展部負責人告訴筆者。
受疫情影響,目前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尚有1000多農戶未返農場備春耕。這是大事,也是急事,分公司黨委號召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志愿者深入一線,采取各種方式服務春耕生產,用行動解決百姓難事。
回不了家,水稻育秧大棚咋辦?為了緩解農戶焦慮,八五六農場采用“網格+志愿服務”等方式,組織黨員和青年志愿者200余人,幫助未返場農戶清雪扣棚80余棟,幫助種植戶把化肥、農藥等逐戶送進庫房。
農墾組織化程度高、規?;卣魍怀?,在這次疫情大戰中優勢得以體現。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各級組織靠前服務,層層摸底,利用大數據精準掌握了全局3.9萬多種植戶備耕生產詳情。
一聲服務令,全局都響應,“一盤棋”齊步作戰。各級干部積極與金融機構密切合作,幫助農戶通過網絡辦理貸款,解決資金和生產物資。數據顯示,全局所需化肥已到位81%,所需種子已到位87.2%,所需資金已到位94.6%,志愿者幫扶隊、運輸小組及時將生產物資下擺到農戶。
農業發展要插上科技翅膀。雙峰農場有限公司吉源食用菌合作社負責人田麗娜成了“科技在線備春耕”的鐵桿粉絲,公司推薦的《小木耳大產業》漫畫科普片她看了10多遍。2020年,合作社計劃生產木耳、猴頭菇、平菇等菌包60萬袋,養殖掛袋木耳50萬袋。“不相信科技,這木耳產量上不去,也怕得病。”田麗娜說。
當前,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各農場有限公司除了線下服務以外,線上服務也細微周到。開啟了“網上學+互助學+點對點服務”培訓新模式,幫助農戶安裝“云上智農”“稻得經講壇”和“科技在線1+1”等軟件,讓農戶在家就能暢享科技大餐。
內聯外拓 強化市場營銷
“每斤黑稻子比其他普通水稻多賣8毛左右。”八五八農場有限公司第十管理區技術員馮陽告訴筆者,經過管理區多年市場營銷渠道幫忙,近日,農戶李興邦家100多噸黑稻子銷售一空,老李高興地說:“水稻賣了個好價錢,感謝‘點長’還要感謝市場。”
產品變產值,市場營銷是關鍵。面對農墾企業化改革,如何實現效益最大化,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各單位瞄準市場,問卷市場營銷。
3月1日下午,八五一一農場有限公司通過“云視頻”與農墾輝業、寶清億源等8家企業開展“云營銷”,最終達成優質稻米、雜糧和鮮食玉米訂單供銷協議。經洽談,啟動“基地+工廠+銷售商”捆綁式合作模式,“借力用力”解決企業產品市場營銷出口難題。
拳頭握緊,方能用力。在市場營銷這條路上,八五零農場有限公司可謂“網事多多”。他們充分利用省級稻米加工園區的優勢,引導轄區內8家糧食加工企業通過網上旗艦店、直營店、微商小店等線上銷售渠道,向市場要效益。借助網絡營銷的優勢,在此期間,農墾華彬糧油公司的“八五零”牌大米在電商平臺銷售火爆,日均銷量超過1萬件,日加工大米120余噸。
“農場借助場內企業力量拳頭,同時加大和周邊的中糧米業、中儲糧等央企聯系,開足馬力已陸續銷售余糧1.1萬多噸,確保農戶春耕生產糧食變現。”八五零農場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部長余同宴介紹。
自2月19日以來,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區域內相繼有57家糧食加工、倉儲烘干、農資經銷等企業獲準復工復產,為分公司內聯外擴,助力市場營銷、原糧就地消化、備耕生產工作步入發展快車道。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要增強經營、市場、產業、品牌和全局意識,在改革中將企業化思維貫穿始終,努力形成‘大營銷’格局。”在牡丹江分公司推進企業改革發展會議上,他們發出了改革強音。
轉變思維 讓效益雙增
2020年春節期間,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李先生成為拼多多平臺上云山農場“國營店”光顧的??汀?/p>
李先生雖然自己是私營企業的老板,在吃的方面他更相信“國營”。他在云山農場店鋪購買了兩袋大米試吃后,果斷給了好評,并復購了500袋大米,分給自己企業的員工做年終福利品。
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針對農墾改革,云山農場有限公司要求領導干部堅決破除“官本位、鐵飯碗”思想,進一步增強市場意識、轉變思維,為企業增效、職工增收蹚路子。
從2019年6月開始,農場出面以“官方”為主體在淘寶、拼多多上開設網店,短短半年,店鋪瀏覽量300余萬次,銷售14.6萬單,銷售大米230萬斤,帶動職工擴大優質米種植面積,增加效益收入。在今年疫情期間,銷售大米2.9萬單,銷售大米48.4萬斤,在市場化運行之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謀發展,定大局。每年職工群眾關注職代會政策,結合自身實際盤算效益賬。目前,各單位職代會相繼落下帷幕,但是職代會的余溫卻在持續升高。今年,轉變思維、創新理念、培育產業、強化營銷等一系列詞語成為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群眾的“口頭語”。
大河有水小河滿。“職代會提出‘產加銷’融合發展的措施使我感到振奮,這些年我一直在探索合作社經營和品牌營銷,給了我很多啟發與支持。”八五七農場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區職工代表、協力水稻合作社負責人王永剛深有感觸:“今年我要借助農場‘小湖’系列品牌爭取賺得更大效益。”
農場在干,群眾在看。謝文英是黑龍江鵬錦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今年,她作為八五五農場有限公司職工代表參加了職代會,農場打造“企業家”和“經濟人”團隊的決策,激起了她的思想共鳴。
作為農場本土企業家,謝文英今年要新建一條生產線,提高山野菜、菌類深加工能力,發揮“雙創”帶頭人作用,提供更多致富崗位,在農場支持下,帶領百姓一起致富。
慶豐農場四方屯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戴遠洲經營4000畝耕地,今年備耕季格外“精心”。為了讓自己效益最大化,他利用小麥、大豆、玉米輪作和秸稈還田技術,農資投入數量預計可節省15%;他還琢磨著調整種植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利用自己“四方屯”品牌,推出更多雜糧系列產品,向市場要效益。
春風滌蕩大地,萬物生機勃發。勤勞奮進的北大荒干部職工群眾正精心謀劃,運筆描繪嶄新的春天畫卷。
(作者單位:北大荒農墾集團牡丹江分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