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2020年是決勝之年、攻堅之年、收官之年,我們在這一年里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經濟形勢越復雜,越要穩住農業這個基本盤,越要守好“三農”這個戰略后院,這對于穩定大局、抵御風險至關重要。
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硬戰。消除貧困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經過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現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階段。要善作善成、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組織精銳力量強力幫扶、掛牌督戰,進一步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定點扶貧、社會扶貧力度,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確保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要加快補上“三農”領域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要聚焦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查找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和生態環境等突出短板,逐項拿出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如期全面補上。農村情況千差萬別,各地發展水平高低不一,要根據自身實際認真查找短板,避免不該補的重復補、該補的卻沒補上,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
要扎實筑牢農業農村底盤。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穩住“三農”基本盤愈加重要。豬糧安天下。要下大力氣抓好糧食生產,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以強有力的約束和激勵機制穩住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糧食產量。要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全面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起現代化的養殖、防疫、治污和流通體系,加強非洲豬瘟等動物疫病防控,做到保供穩價,務必盡早見效。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必須把加強現代農業設施建設作為一項戰略性任務來抓,要加強種植業設施現代化建設,加快提高畜牧業設施現代化水平,加大水利建設力度。
要促進農民持續普遍增收。農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必須主動作為,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要做好持續增收的文章,保持農業支持政策穩定,筑牢農業內部增收的基礎;加快發展鄉村二三產業,做強依托種養和林特產品的加工流通業,依托農村自然和人文環境的鄉村旅游等現代新型業態,依托鄉土文化和傳統工藝的鄉村手工業等產業;加大農民工穩崗支持力度,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服務保障。要做好普遍增收的文章,穩定退耕還林還草補貼等補助政策,提高農民轉移性收入;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把依托農業農村資源發展的二三產業盡量留在農村,把農業產業鏈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業創業機會盡量留給農民;重視加強對小規模農戶的服務,幫助他們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要深化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決定著鄉村社會的發展、繁榮和穩定。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三農”領域治理工作,更好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要進一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著力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加快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要堅持縣鄉村聯動,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推廣浙江省“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基層治理“四平臺”做法,把更多資源下沉到鄉鎮和村,提高鄉村治理效能。
提衣提領子,牽牛牽鼻子。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要以落實《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為主抓手,進一步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作用,切實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加快農業農村發展的實際成效。
決勝全面小康,邁向新的征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不懈努力、艱苦奮斗,萬眾一心加油干、越是艱險越向前,把短板補得再扎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6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1749號 京ICP備14010675號-1
中國農村雜志社唯一官網 版權所有 仿冒必究 轉載請注明